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公众服务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法治视窗
 第A2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投资理财
 第B01版:休闲
 第B02版:休闲·全家乐
 第B03版:休闲·我家厨房
 第B04版:上海地产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3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4版:汽车·车情车趣
 第B15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6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培训·留学
 第B19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20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21版:上海地产
 第B22版:上海地产·天天搜楼
 第B24版:上海地产·天天搜楼
    
2007年8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离奇“诠释”离婚协议
法院认定汪先生强词夺理不予采信
杨克元 宋宁华


  离婚后的男方凭着自己的“文字功底”,对离婚约定中的有关内容作了“全新”解释。

  闵行区法院认为,汪先生的抗辩与离婚协议本意明显不符,日前作出一审判决,汪先生协助将约定的一套房屋过户到殷女士名下。

  签订协议

  汪先生和殷女士因感情破裂离婚。双方于2006年3月到闵行区婚姻登记处签订了自愿离婚协议书。约定了双方所育之子由女方抚养,男方不承担儿子任何抚养费用;位于古美路上的一套产权房归女方所有;离婚后男方协助女方办理房屋产权人变更手续等内容。

  离婚后,汪先生却未能按约定将房屋过户到殷女士名下,殷女士只好诉诸法律,请求法院判令汪先生协助办理这套房屋的产权变更登记。

  强词夺理

  汪先生对离婚的事实及自愿离婚协议书的真实性均无异议,但其认为对于自愿离婚协议书内容,自己有不同的理解——

  协议书中约定一套房屋“归殷女士所有”,仅是归其居住,并非将产权给殷女士; 协议书中所称的“过户”,是将这套房屋过户给儿子,并不是过户给殷女士。因此,他不同意诉讼请求。

  不予采信

  法院审理后认为,原、被告于2006年3月签订的自愿离婚协议书是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经政府有关部门确认后形成的,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应依法认定有效。

  协议书中已明确约定,本案所争房屋产权归殷女士所有,汪先生应在离婚后协助殷女士办理过户手续,所以殷女士的诉讼请求于法有据,予以支持。

  汪先生的抗辩与自愿离婚协议书的本意明显不符,法院不予采信。

  通讯员 杨克元

  本报记者 宋宁华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