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 刀 赵长天 |
现在的经济条件,比以前好多了,来了客人,要请吃饭,往往是上饭店,大张旗鼓地设家宴是不多了。非专业人士的烹饪水平由此大幅度下降。按照我的看法,现在许多专业的厨师,水准甚至不及过去的业余,比如刀功。 当然刀功一流的厨师还是有,像梅龙镇酒家的扬州干丝,依然细如发丝,堪称一绝。但是一般的菜肴里,肉丝啊肉片啊,都是又粗又厚,然后拌上嫩肉粉,嫩是嫩了,却全然没了肉的味道。嘴里嚼着,感觉不出肉肌理中带点粗砺的感觉,恍惚品尝的是一种化学合成的东西。 以前是没有嫩肉粉这种调料的。要让肉自然地嫩,一靠肉本身的质量,二靠刀功,三靠掌握好火候。一般百姓,在那个时候,不可能买到神户小牛肉这样高档的原料,也没有餐馆厨房里那种灶头,可以把油锅变成一团火;可以有所作为的,就是刀功了。 切肉片肉丝,要切得薄切得细,不容易。家里用的刀,不会天天磨,做不到削铁如泥,肉则是软而韧,所谓钝刀割肉,像打太极拳推手似的,使不出劲。我琢磨出一个诀窍,就是把肉在冰箱的冷冻柜里放上一会儿,让肉冻得有点发硬,当然还没有硬成冰。这样状态下的肉,有了骨架,切起来就容易得多,就有可能切得如纸一样薄得透明。 切肉(当然切别的菜蔬也一样),手势也很要紧。右手握刀,要稍稍往外偏一点;左手指尖往里收,按住肉,手指的关节则外凸抵住刀面。这样,刀刃无论如何都不会接触到自己的手,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往薄里切,往快里切。 还有,就是要留心肉的肌理了,必须横刀把肉的肌理纤维切断。切断了肌理的肉,片薄如纸,丝细如线,哪里需要什么嫩肉粉,一定是入口即化的呀! 这样切好的肉片肉丝,调上料酒,拌好生粉,动作敏捷地在滚油中一过,就成为各种家常菜的主力军了。配上干丝笋丝莴笋丝;配上香菇木耳腐竹……各种名堂的菜就搭配出来了。 当然,中国烹饪是一门大学问,刀功只是基本功罢了。 (作者为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