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女足世界杯会刊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 告
 第A21版:法治视窗
 第A22版:投资理财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03版:广告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2版:好吃·上海味道
 第B13版:上海地产·广告
 第B14版:上海地产·天天搜楼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上海地产·广告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广 告
 第B24版:广告
    
2007年8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近日,北京市饮食协会向餐饮企业倡议,取消“时价”这种不规范定价
别让“时价”成了价格欺诈

苑广阔


  

  青年报 近日,北京市饮食协会向全市餐饮企业倡议,取消“时价”这种不规范定价。对此餐馆表示,海鲜价格浮动大,频繁更换菜单很难实行。市饮食协会解释,即使菜单上印着“时价”,餐馆也应在海鲜池或墙上公示当日菜价,否则就属违规行为。

  很多去餐馆饭店吃饭的人都遇到过商家在菜单上不标明价格,而只写“时价”的情况。所谓“时价”就是没有固定价格,最终的价格要由商家自己说了算,类似于“浮动价格”。商家的理由听起来很充足,说这样做是因为一些时令性或者海鲜产品的价格每天变化都很大,频繁更换菜单很难实行。商家的理由是客观存在的,但问题是很多商家把“时价”菜的范围扩大了,很多一年半载成本都不会变动的价格,也被商家打上“时价”的旗号拿给顾客。

  商家之所以这样做,当然是有着自己的小算盘的。中国人好面子,特别是在请朋友或者是客人吃饭的时候,面对着各种各样菜名后面的“时价”,不少人都不好意思问这个“时价”到底是个什么价。等到结账买单了,面对“时价”变成了“天价”,即使心里暗自犯嘀咕,但也不好意思当着客人的面和商家计较。

  商家抓住了客人的心理,利用“时价”让客人多掏钱,实际上是一种价格欺诈。按照《价格法》的要求,明码标价就是要求商家有纸面标价,如果餐馆都标“时价”,顾客点菜时就无法和其他餐馆进行比较,等于部分丧失了选择的权利,这对客人显然是不公平的。 (苑广阔)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