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饮酒雅趣 华子 |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爱酒嗜酒,一生留下诸多酒话。30年代,叶圣陶在上海开明书店主编《中学生》杂志时,和丰子恺等几位朋友发起成立了一个文友酒会,叶圣陶自任会长,规定只有一顿能喝5斤以上黄酒者方能申请入会当会员,每周的周末举行一次会员聚会。当时,同在开明书店任编辑的钱君匋也想入会,但他仅有三斤半酒的酒量,问丰子恺能否入会。丰子恺表示要请求会长方能决定。叶圣陶幽默地说:“君匋的酒量打七折,就算一个预备会员罢。”事后,叶圣陶路遇钱君匋,风趣地对他说:“你要锻炼酒量,争取早日把‘预备’两字去掉!” 叶圣陶一生好酒但自制力很强,很少有醉酒的记录。据叶圣陶儿子叶至诚介绍,从他记事开始,叶圣陶醉酒仅有两次。一次是1946年11月30日朱德总司令60大寿时,叶圣陶受邀出席生日午宴,因过于兴奋激动,醉酒后由中共上海办事处两位工作人员护送回家。另一次是抗日期间在武汉大学时,有位英国教授雷纳,听说叶圣陶善饮,想与其较量。他专门邀请叶圣陶到他的寓所对饮。那次也是中午,到太阳打斜时,叶圣陶才踉踉跄跄回家。叶至诚迎上前去扶他时,他还笑着说:“我呒啥(吴语意为‘没关系’)。”进卧室躺下就睡着了。事后叶至诚了解到,那次较量,雷纳教授先喝醉了,只是他在自己的寓所,而叶圣陶还走了一段路。 新中国成立后,叶圣陶曾先后出任国家出版总署副署长和教育部副部长。他在北京寓所的院子里有一棵海棠树,每年海棠花盛开的4月19日,叶圣陶总要邀请朱光潜、俞平伯、王伯祥等一批挚友亲朋来家小聚。而每当此时,俞平伯总会带上一瓶桂花酒,朱光潜则捎上一瓶白兰地。在下酒菜中,必备一只叶圣陶自制的酱鸭。他们赏花饮酒,促膝谈心,花香酒香,沁人心脾。此情此景,堪称饮酒之最佳环境。“文革”中,叶圣陶、俞平伯等人均遭受迫害,“海棠雅聚”自然也就好景难再了。叶圣陶享年94岁,堪称高寿。除了心胸开阔善待人生外,适量饮酒也是他的长寿原因之一。虽然叶圣陶黄酒能喝5斤以上,但大多时仅以一两多白酒解瘾,可见他具有极强的自制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