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传感器:让运动员的训练更为科学高效 林静 |
为了让运动员的训练更为科学高效,澳大利亚体育大学已开发了多种特制的体育用微型传感器和微型发射装置,这样运动员在训练时就可在自己身上或使用的运动设备上携带这些传感装置,由此他们的教练就可通过接收装置准确、迅速地获取他们训练时反馈回来的第一手的生理乃至心理信息。 据悉,这类微型激光传感装置的厚度一般仅为1毫米,大小则如一枚火柴头,因而可方便地依附在运动员身上,或使用的器械上。如果教练员能随时地掌握运动员在训练中乃至在比赛时的疲劳、极限、心跳数、血压等体能状况和能量消耗水平,甚至以此为据进而推断出运动员当时的心理状态,那么就必然可帮助运动员更有针对性地制订出更有效、更科学的训练计划,提高运动成绩由此也可望更快。 资深教练希里·阿德说,传统的体能测试往往需要等上至少1天才能得到结果,而且测试也往往并不精细,但新法可从运动员的背上、腰上、臂上、腿上、脚上等各个身体部位直接获取各种生理数据,而教练还可将这些第一手材料立即反馈给运动员本人——显然这将有助于运动员分析自家的竞技状态,使得教练看到的数据与运动员的感觉最后能够有机地联系并统一起来。曾8次荣获澳洲跨栏冠军的罗宾逊认为,这些高科技新设备的应用一定会大大提高澳大利亚在未来奥运会上夺金掠银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新技术还可使运动员使用的设备得到相应的改进,而这对提高成绩也是至关重要的。赛艇教练麦卡西介绍说,利用新技术可精确地测出赛艇的性能、速度和桨的效率。如果能方便地获取这些数据,一方面教练可节省许多时间,也不必去靠感觉来作推测,而另一方面赛艇制造者也可不断对他们的产品作出改善。这样把两方面的因素相加起来,优势就会比较明显了。 此外,微型传感器一旦试验成功,应用范围将大大超越体育领域。如:作了心脏搭桥手术的病人可提前出院回家疗养,因为医生可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通过系在病人身体上的微型传感器送回的信号,随时监督病人的状况,同时还可随时遥控观察更多其他病人的血压和心率。如此说来,当新技术正式投入使用后,获益者将不仅仅是运动员和教练员了。 林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