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专版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特别报道
 第A20版: 广 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 广 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股市分析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广告
 第A30版:上海地产
 第A31版:上海地产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03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月饼专刊
 第B12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3版:上海地产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广告
 第B18版: 广 告
 第B19版: 广 告
 第B20版:广告
    
2007年9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丽江米糕

俞晓凌


  进入丽江古城,临近大石桥的时候,就看见了它——白白嫩嫩的菱形状,整齐地放在一个原木盒子里,上面半遮了一块纱布。

  纳西族大妈,也不吆喝,就推着车,静静地站在成荫的大树下,神情坦然地看着过往的游客。有一两人好奇地上前看一下她的东西,但看的人多,买的人少。大妈也不急,有人问了,才笑着答几句,全然没有城市里小摊主的精明和会道。我上前去问,她笑着说是自己家里做的米糕。“怎么卖?”“一元五个”,她回得干脆。能不能少买一点?她只摇头,不辩解。我买一块钱试试。她拿出一张衬纸,撩开了纱布,我看见还有红白相间的,状似江南重阳糕,不过看上去也是干乎乎的。她问我要哪一种,我说就给我有红色的那种吧。她夹了四块红白相间米糕,又给我夹了一块纯白的,吩咐说:“你一定要先吃白的,再吃红的哦。”

  我站在树下,先拿起白色的米糕,干干松松的,几乎没有什么味道,但感觉香醇。接着,我拿起第二块红白相间的糕,不料入口即化,还有丝丝甜味。虽不似江南的甜糯,却别有风味,让人赞叹不已。

  我对大妈连夸米糕好吃,她的脸笑成了花。我忍不住说:“您为什么不吆喝几声呢,让游客们好看到啊。”大妈笑道:“这米糕是丽江的一部分,喜欢丽江的人,必然会看见我的。”一时间,让我动容不已。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