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民生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文娱新闻
 第A06版:特别报道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阳光特奥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深度报道
 第A13版:来信来论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谈书乐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舞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军事博览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广告
 第B19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0版:求职· 外语培训
 第B21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2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3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4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5版:求职· 外语培训
 第B26版:求职· 培训资讯
 第B27版:求职· 留学·移民
 第B28版:求职· 留学·移民
 第B29版:求职· 培训·移民
 第B30版:求职· 留学动态
 第B31版:求职· 留学·培训
 第B32版:求职·广告
第B02版: 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9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庖丁解牛 恢恢游刃
——杨澥铭刻的红木印床
童衍方


  庖丁解牛  恢恢游刃

  ——杨澥铭刻的红木印床

  童衍方

  被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叶铭誉为“江南第一名手”的篆刻家杨澥,是一位兼善书法、竹刻、砚刻、金石考据,具有多方面才华的艺术家。但其生平事例,只有叶铭《再续印人传》及褚德彝《竹人续录》中数十字而已,颇感寂寥。笔者好杨澥之艺,留心觅集其作品,也存其书、印数件,近竟得杨澥铭刻的印床,实属希品,遂作考证,以小文记之,亦为杨澥艺事添一谈资。

  杨澥铭红木印床(拓片见图),高5.5厘米,长12.3厘米,宽5.7厘米,呈凹形,中有逐一编号的大小红木夹片八块。印床两侧均有铭文,一侧为杨澥隶书铭文曰:“庖丁解牛,目无全牛,惟神明于规矩,斯不泥于规矩,恢恢游刃,胶柱者其鉴诸。吴江杨聋石铭书,为倬田先生正属,癸巳夏六月。”时年为1833年,杨澥53岁。另一侧为继藏者,嘉兴篆刻家钱柏森于1911年所刻的隶书铭文曰:“刻鹄雕虫,君子所鄙,曷若束身乎规矩之中,小试其牛刀之技。辛亥春柏森又铭并刻。”

  杨澥隶书铭文为六行,结体严整,开中有合,苍劲郁茂,古朴凝炼,行至第五行,现其疏密相间,奇正相杂之姿,贵能于参差中求平齐,宛如汉碑之阴。落款为四行。其宽狭得宜,天成铸就,妙合自然,其“聋”字的朴拙古写,“属”字的生气外呈,均有点睛之功。

  此铭文有典故二则,“庖丁解牛”,见庄子养生主篇,其主题就是顺任自然,杨澥认为惟遵循规矩,又不为规矩所囿,方能游刃恢恢,也是庄子“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的佳注。“胶柱”见淮南子齐俗篇,“今握一君之法籍,以非传代之俗,譬由胶柱而调瑟也。”鼓瑟者必转动弦柱,以调节音之高低,如胶其柱,则音无从调节,喻之篆刻的不断探索与创新,妥帖而生动。

  杨澥的篆刻功力深厚,其章法极为妥帖,有遇圆成璧,遇方成圭之妙。赵之谦在刻“坦甫”一印的边款中曰:“篆不易配,但求稳,杨龙石法也。”由此可窥见杨澥在晚清印坛的声望。杨澥用刀冲切俱佳,尝曰“刻朱文用刀之法,须从春蚕食叶参悟。”深得篆刻之三昧。

  杨澥刻此印床之时正值其艺术之高峰期,佳作颇多。如为林则徐所刻的对章,印面沉厚稳健,骨肉丰腴,边款气象庄严,宛若汉碑,为传世精品。杨澥处皖、浙两派群雄并立之时,能取各派之长,自成一家,实为智者、能者也。

  杨澥(1781-1850),原名海、字竹唐,号龙石,晚号野航、石公、聋石等。篆刻初学浙派,后致力于秦汉印。所刻牙印极精,常有整合传世,为藏者所珍。1844年后半身疯瘫,不利捉刀,作品遂少。有《聋道人甲申年之作》《杨龙石印存》存世。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