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 都 会
 第A09版:目 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双流专刊·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美丽足球
 第A18版:美丽足球
 第A19版:美丽足球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上海地产
 第A28版:广告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投资理财
 第A31版: 广 告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03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广告
 第B12版:好吃·吃遍中国
 第B13版:好吃·饕餮四海
 第B14版:好吃·酒旗茶垆
 第B15版:好吃·调味金指
 第B16版:好吃·月饼专版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专题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上海地产
 第B25版:广告
 第B26版: 广 告
 第B27版:广告
 第B28版:上海地产
第B10版: 好吃·美食物语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9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边走边吃
油氽臭豆腐干趣话

蓝翔


  文 / 蓝翔

  前不久去长沙旅游,文友请我去小吃街火宫殿品尝著名的臭豆腐干。文友说:“臭豆腐干之所以加上‘著名’头衔,因为1958年4月12日毛泽东回到故乡特地到火宫殿吃臭豆腐干,并连声称赞。”“文化大革命”时,当一批肩扛铁锹大锤的小将到了火宫殿造反时,不知是谁在大门墙上写着:毛主席说:“火宫殿的臭豆腐干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红卫兵只得收兵撤退。

  与火宫殿的黑臭豆腐干不同,上海油氽臭豆腐干颜色金黄,咬一口内心露出乳白色,再抹上红辣椒,色彩赏心悦目。

  而以前这种村野农妇、贩夫走卒的土玩意,现在出现在上海大宾馆的餐桌上。

  可是这种臭豆腐干,在八九十年前的上海滩英租界,却被洋先生告上法庭。原来有个当律师的英国人来到上海三天,一衣衫褴褛老人挑着豆腐干担子在他面前经过,他闻到有股臭味,一状告到租界工部局,指控中国人有碍卫生传播细菌。受理此案的英国官员不知臭豆腐干为何物,无奈只得上街查看。

  说来也巧,他上街就看到一堆人正围着担子吃臭豆腐干,并见一印度巡捕也在吃,于是查问印捕。印捕回答:“中国的臭豆腐干闻闻臭吃吃香,吃了不会生病,因为经过沸油高温处理,起了消毒作用。”

  英国官员听了半信半疑,经劝说,印捕请官员尝了半块臭豆腐干,确实感到别有风味。回家后这位洋先生不但没生病,还念念不忘这金黄色小方块的美味。因此那状告臭豆腐干的洋官司也就不了了之。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