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女足世界杯专版
 第A20版:女足世界杯专版
 第A2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上海地产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读者之声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休闲
 第B02版:休闲·全家乐
 第B03版:休闲·我家厨房
 第B04版:上海地产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3版:汽车·车情车趣
 第B14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5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6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广告
 第B26版:上海地产
 第B28版:上海地产
 第B29版:求职
 第B30版:求职· 职场动态
 第B31版:求职· 职场动态
 第B32版:求职· 职场动态
    
2007年9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霉素钠、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类药不能随便服用
药品不良反应近六成由抗生素引起

皇甫萍


  本报讯(记者 皇甫萍)上海市首次大型药品不良反应专题宣传咨询活动日前在宝山区举行,同时亮相的还有一份宝山区2006年度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报告显示,近六成的药品不良反应由抗生素药物引起,以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所占比例最多。

  专家介绍说,药品不良反应(简称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目前来说,即使是比较安全的非处方药也存在不良反应,近年来,我国出现的龙胆泻肝丸、葛根素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等药品不良反应,一再给人们敲响警钟。

  来自宝山的这份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收集了2005年12月至2006年11月上海宝山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站通过网络上报的2078份不良反应报告,通过结合患者情况、用药途径等项目进行统计和分析,共涉及390种药物品种,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居前4位的依次是:抗微生物药、中药制剂、心脑血管系统用药和生物制品。

  其中,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占全部病例数的59.87%。发生不良反应的抗微生物药共有11类67个品种,其中以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所占比例最多,青霉素类中的青霉素钠、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类中的头孢哌酮、头孢呋辛,喹诺酮类中的左氧氟沙星等位处不良反应榜前列。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