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定决心 李掖平 高晋 |
|
口述 李掖平 撰文 高晋 1.根本不可能 10多年前,我从山东医科大学毕业,正为谋职而发愁的时候,偶尔从老师那里获悉:应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要求,卫生部准备筹办一个为期5个月的人才培训班,学员结业合格者将以职员身份委派到全球各地工作,月薪3000美元。虽然经过层层选拔考试到最后只录用三至五人,但参加者仍然趋之若鹜。 面对这份薪水丰厚的职业,我动心了。那天我兴奋地想了整整一个晚上,甚至连做梦都梦到自己款款走进了日内瓦那幢白色的大厦。第二天早晨天不亮,我冒着雨雪赶到卫生部。可是我一没证件二不知要找什么部门,警卫连门都不让我进。我在冰天雪地里徘徊了半天,最后在一位好心大姐的指点下找到了正来上班的那位负责此项工作的主任。我诚恳请求能给我一个机会,参加这个班的学习。我自我介绍了一番,还拿出了发表的论文。看了一下论文,主任皱了皱眉头,非常严肃地告诉我:“所有培训的学员都是由各省卫生厅推荐上来的优秀医务工作者。而你既无组织又无单位介绍,仅凭一张文凭就来参加学习,根本不可能。” 听到这话,我火热的心头似泼上了一盆冰水。与主任礼貌道了别,我只难过了半分钟,马上给远在济南的老师打电话,拜托询问一下这个班的所在位置。虽然自己离要求的条件相差甚远,可我还是想去学习,哪怕只有一线希望,哪怕站在窗外听听也行。几经辗转,总算从老师的老师那里得知了这个班位于学院路的北京医科大学,我立刻风风火火赶往那里。真巧,就在我刚要抬腿迈上教学楼的台阶,一辆轿车紧随着在我身旁不远处戛然而停。我回头,发现车上走下来的正是那位主任。我急忙微笑着迎上前去,想再与他“沟通”一次。主任见了我先是一愣,认出了我后说道:“我说过了,你再磨也不行。”旋即转身离去。 2.真令人感动 我十分沮丧地站在风中,久久呆立。不知过了多久,楼内忽然传出桌椅的碰撞声。我慢慢走过去,看到人们在往楼上搬运新课桌。心想,现在闲着也是闲着,怪冷的,不如帮着干点活还能暖和一些。我没跟任何人打招呼,脱下大衣就跑进去自说自话帮起忙来。从仓库到这幢教学楼大约有800米的距离,然后再从1楼搬到5楼,别人扛了1趟,我却扛了3趟。正值寒冬腊月,我像兔子一样来回跑着,大汗淋淋、气喘吁吁。别人以为我是临时找来的装卸工呢,劝我:老乡,悠着点干,别挣钱连命也不顾了! 傍晚,等布置完教室,大家拍着我的肩膀齐声赞扬我“真能干”时,那位主任猛然回头发现竟然是我,不由连连摇头笑起来:“我算服了你,你真会感动人啊!”说到这里,他像动了恻隐之心,语气有了明显变化:“我看这样吧,你暂时先跟班学着,末了还需看考试成绩如何,另外,还要经过你们省里同意……” 听罢此言,我似有一步登天的感觉,高兴得一下跳了起来。我想,即使以后还有许多不可预料的变故在等待着我,但这第一步我已经成功了。我暗暗发誓:加油啊,一定要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机遇! 那段日子,我像着了魔似的没日没夜地学,居然连食堂都很少光顾,买箱方便面一吃就是几天。《医学英语》《流行病学》《传染病学》……不到4个月,7门功课早已烂熟于心。考试成绩公布那天,我望着自己的名字激动不已——我的总分成绩名列全班第二!负责此次考试的美国著名医学专家John Green博士在我的评语中写道:从他不俗的成绩上,我看到一个很有潜力的年轻中国医生即将融入世界卫生组织大家庭中…… 3.我没有食言 岂料,后来的事情却并不轻松。因为我是“越级”到北京参加培训的,我所在的省、市卫生行政部门因此迟迟不肯放行。我一次次地奔走呼号,却一次次无功而返。我非常理解他们所强调的规则,但既然“木已成舟”,为什么不能顺势而行呢?眼看去日内瓦报到的时间迫在眉睫,面对接待的官员,我不禁动情地说起家乡落后的医疗卫生状况,说起我的抱负:只要有机会,将来我一定为本省卫生事业的发展争取到WHO资助项目。官员终于被我3天来的诚意感动了,大笔一挥:“同意”!后来,出发时他们还特地派车将我送到机场,热情地为我送行。 我没有食言。10年后,我为故乡、为祖国、为世界人民的卫生与健康事业尽心尽力,从死亡线上挽救了许多人、特别是孩子的生命。联合国因此曾授予我“促进母婴健康奖章”。 插图 叶雄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