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党的七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A09版:上海人家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医药资讯·广告
 第A13版:法治视窗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证券周刊
 第B02版:证券 ·大势分析
 第B03版:证券 · 投资基金
 第B04版:证券 · 股海淘金
 第B05版:证券 · 投资理念
 第B06版:医药资讯·广告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夜光杯
 第B09版:连 载
 第B10版:阅 读
 第B11版:新智
 第B1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3版:国家艺术杂志 · 纸上展厅
 第B14版:国家艺术杂志 · 博物剪影
 第B15版:国家艺术杂志 · 建筑物语
 第B16版:国家艺术杂志
    
2007年10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他乡遇故知

习慧泽


  走进神户市的海港大酒店,眼睛顿时一亮——人头攒动的接待处长桌上,摆放的竟是一摞摞新民晚报,且是鲜见的另行编排的大开面日本版!作为在该报从业25年的老晚报人,赶紧掏出相机,请忙着派发的接待人员手持报纸留下倍觉亲切的瞬间。

  应在日举办的“第九届世界华商大会”组委会特邀,我们一行30多位“阿拉”这次和海南省代表团一起由海口直飞神户。

  日本朋友打趣,兴许因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近4000名华商代表隆重汇聚神户,这关西的美丽海港城市竟出现历史上罕见的高温。为保交通安全,连日来各通往世界纪念大会堂会场的道路,均安排了警力予以指引,清一色鬓发斑白,烈日灼烤下个个制服湿透,还时不时用汉语招呼——你好,你好。同样感人的是晚上聚会,设在某大厦4楼音乐厅,怕来宾走岔,各楼层岔道及拐角均设有指路员,硬邦邦的汉语听来却亲切——“请上4楼”。

  记忆犹深的是在和歌山县的新宫市,尚未跨进徐福公园的大门,一羽扇纶巾装束的白色长眉毛老人便迎了上来——“我是徐福”,并笑称因在地下睡了2000多年所以“普通话讲得不好”,而门内则一字排开站着许多身着中国旗袍前来欢迎的日本妇女和小孩。以徐福命名的饮料、糕点、茶精、果酒乃至药皂等商品,广告遍布街头,新宫还专门建有徐福协会,迄今东瀛的不少秦姓、福姓、羽田姓者,包括前首相羽田孜,都认为是这位秦朝方士的后代。

  据说依据之一便是日文中羽田和秦姓读音相同,羽田孜家的祖墓碑上也发现有“秦”字。日本朋友还引经据典,考证出其岛根县首府松江的地名,乃到过上海松江地区的人发现两地湖光山色极为相似而给起的名。居民原本还邀我们一起上山种植“天台乌药”, 这种常绿灌木至今仍入药日民间单方,并被视为徐福找到的长生不老仙药。徐福被奉为农神、蚕桑神、医药神。后因台风大雨山道泥泞,新宫人又坚持不让上山。

  更难忘怀的是熊野三山之行,吹响长号,敲起大鼓,抬着熊熊燃烧着桧木松明的巨大火盆,跟随着上下均身着白色古装的火祭司仪们,我们越过大斋原上那高达34米的有日本第一之称的鸟居门牌坊,踏着由窄窄石板铺就长满青苔的熊野古道,进入了设立在古木参天密林中的会场。依然弥散着原始气息的熊野三山本是日本国民崇拜大自然的宗教圣地,并已列入世界遗产。

  有意将中华文化年的活动安排进这片苍茫山川,其实还因东瀛如今盛行“日本起源彝族”之说。经日方专家赴云南深入考察,证实日本熊野三山所处的纪伊半岛上的“盂兰盆节”和云南彝族的“火把节”酷似,连火祭仪式也同日,东京博物馆迄今也珍藏有古老的彝族铜大鼓。

  山与山难相见,人与人总相逢,一衣带水的“他乡”,由不得要遇上这么多“故知”了。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