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民生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嫦娥一号”奔月直击
 第A07版:“嫦娥一号”奔月直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读者之声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投资理财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要闻
 第A26版:要 闻
 第A27版:要 闻
 第A28版:要闻
 第A29版:要 闻
 第A30版:特 稿
 第A31版:早间点击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 · 行家点拨
 第B03版:上海地产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 · 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 ·优游食林
 第B12版:好吃 · 饕餮四海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上海地产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 广 告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上海地产
 第B24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上海地产
 第B27版:上海地产
 第B28版:上海地产
 第B29版:上海地产
 第B30版:上海地产
 第B31版:上海地产
 第B32版:上海地产
 第B33版:上海地产
 第B34版:上海地产
 第B35版:上海地产
 第B36版:广告
 第B37版:广告
 第B38版:广告
 第B39版:广告
 第B40版:上海地产
    
2007年10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火入魔的江湖炭烤鱼

蔡久饭 程思远


  文 / 蔡久饭

  图 / 程思远

  进门。

  “大侠女侠里面请!”

  点菜。

  “九阴白骨爪、丐帮臭豆腐各一份,桃花红(黄酒)四吊,外加飞镖(啤酒)两支!”

  埋单走人,店员欢送。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夜黑风高,客官走好!” 

  这一年来,上海的饭店突然间开始流行起江湖馆子来。从最早的风波庄到这家在常德路、江苏路等有着几家分店的鱼门客栈,一家比一家有腔调。在这样的馆子吃饭,简直就像进了《武林外传》中的同福客栈。

  幸好,这家鱼门客栈的厨师可不是那要命的李大嘴。毕竟,这种江湖噱头只是饭店身上披的一件马甲,菜肴的口味才是饭馆子安身立命的精髓所在。而鱼门客栈既然以“鱼”为名,那么它的招牌菜“江湖炭烤鱼”就一定不能做得糟糕。

  这道菜上桌的时候,我被吓了一跳。我们点的是一条3斤的鲇鱼,但是端上桌的是一个足有两尺长的不锈钢盆。烤好的鲇鱼被仔仔细细地片成了两半,浸在油里。一半淋上了豆豉末,一半盖上了艳红的剁椒(伙计介绍说一共有泡椒、麻辣、豆豉、酸菜、鱼香五种口味可选,我们选的是豆豉和麻辣)。特别的是,这个菜盆下面还有用焦炭保温的装置,这样烤鱼就不会变凉,显得比较人性化。再加上豆芽、花生、芹菜等配菜点缀色彩,面对这么硕大的一盆菜,味道还没有尝,感慨已经出来了:“这年头,什么都要讲究个形式。”

  下筷去夹,第一筷夹到的是鱼皮。肥厚的鲇鱼皮沾上了浓香的豆豉末,吃到嘴里只觉得柔糯鲜香;第二筷夹到的才是鱼肉,鲇鱼本是带着点土腥气的鱼,用来清蒸、红烧都有点不够格。但经过烤炙之后,原本的腥味荡然无存,而其肥美浓郁的本质依然没有改变,再加上调料和热油的滋润,所以这鱼肉也就显得格外入味。

  鱼门客栈的老板是个特别爽朗的人儿,好几次跑来问我们吃得怎么样,见我们喜欢,还特别叫来厨师给我们介绍。原来他们选用的是淮河中圈养的半野生鲇鱼,而且在烤炙前,先要经秘制调料腌渍数小时,无怪乎味道这么喷香浓厚。这大概就是武林中所谓的“内功”了。

  其实一开始,我不太喜欢将整条烤鱼浸在油里的做法,觉得这样太腻。但吃到半小时后,盆子底下的焦炭开始发挥威力了,它将盆里的温度带了上来,鱼肉在油中浸润得越发饱满,吃到嘴里,又变了一种味道,滋味更肥腴了。连原本是配菜的豆芽和花生,此时也开始显山露水。这好像高手练功,越练境界越高深。

  我们吃得放不下来,又点了两个菜。一个是醋泡木耳,一个是丐帮臭豆腐。据店家称取自山西的木耳和取自余姚的臭豆腐,来得好及时,它们清新醒脑,多少化解了我们在一条烤鱼身上走火入魔的危险。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