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目 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 · 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 · 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 · 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 · 养生
 第B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2版:康健园 · 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 · 校园内外
 第B15版:教育周刊 · 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 · 早教沙龙
    
2007年10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非要刨地种菜才算学农吗?

正方


  正方

  学农时,学校大都安排了参观高科技农业园区。可不少学生和老师却认为,参观就像走过场,没啥意思。一位老师说,那些高科技的设备,不光学生,就是老师也不大了解,又不能亲手操作。“每次参观都是走马观花,看个新鲜。本来是想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与其参观,还不如让学生动动手,锄地务农来得有意义。”

  反方

  学农不一定非要拿着锄头下地,让学生了解先进农业科技知识也是不可缺少的一块内容。“现在农村的学生都爱往城市跑,学业有成后不愿意回农村,觉得回来就是下田务农。在农村科技人才紧缺的情况,让他们通过学农了解现代化新农村是非常有必要的。”金山中学学生处主任陈一萍说:“让孩子参观高科技农业园区,就是提前感受现代化农业,吸引他们将来学成后,回来为家乡服务。”为了配合参观,金山中学还在学农前邀请金山区的农业专家做了一系列的讲座。

  建议

  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副所长孙抱弘认为,设立专门机构,统筹安排各高中的学农活动,错开时间和地点,不要每年一到10月、11月就一窝蜂地挤向几个学农基地。“时间可以拉长些,比如安排在假期。地点选择多元些,比如除了上海近郊,还可以扩展到上海周边城市的农村。”孙抱弘认为,和农户结对,或在校内开辟些小型农业试验田,也是不错的选择,能让学生更长期、更深入地接触相关知识。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