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目 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 · 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 · 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 · 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 · 养生
 第B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2版:康健园 · 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 · 校园内外
 第B15版:教育周刊 · 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 · 早教沙龙
    
2007年10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委会不是学校“助教”

积木 孙绍波

  双簧   孙绍波

  最近一段时间,各校新一届家委会纷纷成立,家长学校也如期开班。然而,对于家委会究竟该如何定位,家长们在配合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到底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笔者的观点与有些学校的做法不完全一致,觉得有必要探讨和商榷。

  家委会不是学校的助手,因为教育法和教师法都没有对这一民间自发组织赋予权利与义务,所以,家委会不应当受校方“领导”。有些学校的家委会直接参与到学校的行政管理和教学管理之中,包括对学生的评优评奖等,无形中就会使得那些没有在家委会里谋到“位子”的学生和家长感到不太公平、公正。搞笑的是,现在不仅中小学有家委会,本市某高校本学期也在全国首创了“家长学校”。殊不知,作为成年人的大学生,还要父母到学校来管头管脚,那真是教育的悲哀。

  在某些学校,家委会似乎成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挡箭牌。比如上级明令禁止不能由学校搞大面积补课,学校就会变着花样以家委会的名义搞收费补课,上级查下来的话,搪塞的理由就是“家长自发组织并强烈要求的,与校方无关呀”。还有的年级或班级家委会,会在老师的怂恿下,组织购买各种各样的教辅书,参加各种补习班。在这样的氛围下,家委会似乎又成了“应试教育”铲除不掉的一个死角。

  孩子读书,家长与家长之间要交流、要取长补短,这是十分必要的。但是除了与学校沟通,及时反馈家长们的意见外,希望家委会能避免负面的功利,别在孩子的成绩、名次面前暗暗较劲了。最近,易中天先生的麻辣语录再次引人关注,他说:“最好的家教就是不教育。”细细咀嚼个中的辩证法,还真能给多如牛毛的家委会一点启示——“教育自己的孩子,让别人去说吧。”          积木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