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出一朵昙花 吃桂花 公输于兰 |
|
文 / 公输于兰 吃过很多冠以桂花之名的食品,桂花梨膏糖、桂花藕粉、桂花赤豆汤、桂花酒酿圆子。有点纳闷的是,小时候从来没觉得这些食物跟花有任何联系,星星点点散落在食品上面的黄色桂花,根本不具有花的形状。 有一次,上学途中看见糕团店里放着已经风干皲裂的糖年糕,上有几点发黑的桂花,就对同伴说:那上面是死蚊子。至于桂花淡淡的香气,以孩子的嗅觉经验,根本算不得香,哪比得上芝麻、花生在食品中的香呀,连茶里飘着的茉莉花瓣的香都不如。只有一个印象,凡是跟桂花沾边的食物,都比较甜。所以曾经还以为,桂花就是甜的。直到长大去桂林公园赏桂花,真正闻到了上百棵桂花树一起开花的馥郁气息,才终于对桂花有了兴趣。 桂花,木犀科的木犀花,花朵细小,不像牡丹、菊花乃至海棠和梅花那样适合观赏,然而因为香味强烈,可以用来做香料供食用,又加上多果实,枝叶可入药,“桂”合“贵”,被看作吉祥之物。以往富贵人家,屋前房后栽桂花树,寓意多生“贵”子,富贵兴旺。小户人家,即使一亩三分地都挣不上,也要在名字里用个“桂”字,女孩叫桂花,男孩叫桂祥。《红楼梦》里呆霸王薛蟠就娶了叫夏金桂的泼辣媳妇,害死了香菱。 由于桂花宜食且称意,无论南北皆普遍种植。湖北咸宁是桂花产量最大的种植地,年产上亿吨桂花;广西桂林是以桂花树命名的著名旅游地。江南苏州,一曲《茉莉花》成为它的音乐意象,可是,谁也想不到,苏州市民推选出的市花居然是桂花。不过,若论桂花食品,江南的数十样桂花甜食倒都可以算甜蜜的苏州口味,唯桂花藕粉为西湖专利。 同样的桂花,寓意相同,南北方的口味却大不同。南方喜糖桂花,加入甜食,甜上加甜,甜得深,甜得细腻,能分出蜜甜、清甜和香甜;北方善盐桂花,虽然还是入甜食,但甜得奇崛,甜出境界,真所谓“若要甜,加点盐”,矛盾统一,大开大合。同样入酒,桂花酒可就东西南北各不同了。苏州酿桂花黄酒,湖北做桂花米酒,桂林和北京则用葡萄做桂花酒基,据说西北地区还有白酒做的桂花酒。伐桂的吴刚若真能捧出桂花酒,真不知道会是哪一种。 江南九月,一个冷气流经过,碰落了一地迟桂花。花瓣回到泥土,花的香气转变成精灵,附着在食物上,飘荡于人世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