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民生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文娱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体育新闻
 第A08版:体育新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来信来论
 第A12版:深度报道
 第A13版:读者之声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 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 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乐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舞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军事博览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广告
 第B19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0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1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2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3版:求职· 移民·留学
 第B24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5版:求职· 外语培训
 第B26版:求职· 留学动态
 第B27版:求职· 职场动态
 第B28版:求职· 培训动态
    
2007年11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分互认”有利于更多人参与终身学习

陈才


  作为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一项创新,上海市正在探索学历与非学历教育间的学分互认,并有望于年底在成教领域率先实现。

  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当下,许多市民主动参加外语、计算机乃至各种专业的培训,忙着充电。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学习结束后最多只能获得一张证书,而非相关文凭,即使具备了和正式学校学生相同的能力,在求职简历上“学历”一栏也无法得到体现。学分互认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除了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学习(如一些公共课),有利于充分发挥高校教育资源优势外,还可以使学生(市民)在不同教育形式中,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自主安排教育过程。在校生也可以通过第二、第三专业的学习,大大提高就业竞争力。陈才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