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 都 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 广 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 · 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 · 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 · 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 · 养生
 第B11版:广告
 第B12版:康健园 · 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 · 早教沙龙
 第B15版:教育周刊 · 就业导航
 第B16版:教育周刊·专版
    
2007年11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孩子年纪再小也有脾气
家长要及时引导帮他发泄不良情绪
马丹

  ■ 宝宝开心,才能健康成长 舒尔妈妈 提供照片

  学龄前的宝宝虽然懵懵懂懂,但也会有小脾气:委屈、生气、害怕等。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教育博士乔梁建议,碰上孩子情绪低落,家长要学会观察,查找原因,并引导宝宝释放不良情绪。

  观察判断哭闹原因

  宝宝由于年龄太小,不能清楚地用言语表达自己的病痛或不高兴,会用哭闹来发泄情绪。这时,家长就要善于观察,并找出原因,不要一味地禁止孩子哭闹。乔梁建议,家长首先要看看宝宝是否有病痛,比如发烧、磕碰等。胃口不好也是导致宝宝闹情绪的原因。其次,家长要查看一下,宝宝近期的日常生活规律是否有被打乱,比如搬家、换了新幼儿园或走亲访友等。“新环境会引发宝宝的不安情绪。”

  最重要的是,家长要反思自己是否忙于自己的事情,忽略了宝宝。“千万不要由于工作忙碌,而对孩子态度粗暴。家长的焦躁情绪很容易影响到孩子。”

  煮“生气汤”排解情绪

  遇上宝宝发脾气,家长可以和他一起做些小游戏,释放不良能量。妈妈可以和宝宝一起画表情:微笑的脸、哭泣的脸、生气的脸……然后,让宝宝自己选择代表心情的表情。煮一锅“生气汤”也是和宝宝分享情绪的小游戏。妈妈可告诉宝宝:我们把不高兴都煮到汤里去了。可让宝宝自由选材,并让他自己参与烹饪,引开他的注意力。

  户外运动和直接发泄也是发泄不良情绪的方法。乔梁建议,家长应多让宝宝在户外奔跑、跳跃、攀爬等,开心放松地运动能让宝宝回家后情绪变平稳。或者,家长可把宝宝放在家里比较柔软不易受伤的区域,给他一个垫子,让他捶打发泄。

  别拿“大灰狼”吓宝宝

  年纪小的宝宝很容易对黑暗产生恐惧心理,他们的恐惧感主要来自平面媒体、卡通片或长辈讲的恐怖故事。一些家长特别是祖辈喜欢用“再不乖,再不睡,就有大灰狼要来吃掉你”这类话训斥宝宝。久而久之,给宝宝带来心理暗示。小明到了四五岁还是经常尿床,因为他不敢上厕所,怕里面有大灰狼。

  对此,家长可采取些小策略,比如在光线充足时,带宝宝去他觉得可能“隐藏”着大灰狼、大老虎的地方,并指给他看,“这里没有,你不用害怕。”但语气和态度一定要耐心。保持低龄宝宝卧房的光亮度,逐渐降低宝宝的恐惧。入睡前,不要让宝宝看情节激烈的卡通片,或太多书籍。宝宝不容易进入深度睡眠,容易做梦并惊醒。       马丹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