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 广 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投资理财
 第B01版:休闲
 第B02版:休闲 · 全家乐
 第B03版:休闲 · 我家厨房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
 第B10版:汽车 · 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 · 我爱我车
 第B12版:汽车 · 汽车资讯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16版:求职· 培训·招聘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上海地产
 第B22版:上海地产
 第B23版:上海地产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上海地产
 第B27版:上海地产
 第B28版:上海地产
    
2007年11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圆台面
意大利人不洗米

新月


  总觉得秋天是吃意大利炖饭(risotto)的好时节,沁凉的夜里,即便在室内也宜披件长袖薄衫,这时候,就想暖暖地吃点浓郁却不燥热油腻的东西,一盘饱含着秋色的蘑菇炖饭下肚,人饱足、舒坦了,紧绷一天的神经也放松了。

  嗜食炖饭已久,因为爱吃,当年还在北意拜师学做,师傅就是朋友里欧的母亲,由她老人家示范,我拍照兼作笔记,密密麻麻一整页。我学的是家庭厨师的家常作法,滋味厚实,样子朴素,老实讲并不像餐厅菜肴那么花哨好看,可是炖饭原就是家常菜,家常作法方是正道,不信你问问意大利人,哪家餐厅的炖饭好吃?答案恐怕是老妈烧的最美味。

  这大概是因为烹调炖饭虽不需要多么高深的厨艺,却耗时又费工;掌厨者须有耐性,得静下心来,守在炉前近半个钟头,手持木杓不时搅拌锅中米饭。有人或许会想,这么麻烦,何不事前烧妥一大锅,食时再热就得了。唉,偏偏炖饭讲究弹牙口感,最忌隔餐热了再吃,非得要即煮即食不可,掌厨者只好辛苦了。

  可是我第一回做炖饭,却不大成功。那年回中国后,我按照里欧妈妈交待的步骤试做炖饭,味道还可以,质地却较像厚稀饭,而无炖饭那种酱汁黏稠、饭却粒粒分明且弹牙的口感。是火候不足吗?还是水质不同?问题应该不出在材料上,大部分材料都是我自意大利拎回来的,连白米也是。

  到底是哪里不对?跟在大学里教中文的里欧发电子邮件,开始线上教学。“你有没有先用油和洋葱炒米粒,炒到都沾到油了才加白葡萄酒?有没有一等锅里的汤快煮干了,就赶紧再加一杓热汤?有没有不断地搅拌锅中的米?最后起锅前有没有加牛油和干酪屑?”统统都有,一切照本宣科。

  “那是怎么了?真奇怪!”里欧在这句话后面打了惊叹号。

  第二天早上上线,里欧的邮件等在那里,只有一句话:“你是不是洗了米?”

  嗯,没错。虽说里欧妈妈交待过,白米不需要淘洗,直接下锅炒就行,但我从小就被耳提面命,煮饭前一定要淘米起码三遍,把米的杂质洗掉,饭才好吃。依我看,八成是意大利人不懂这道理,所以我自作主张,还是折衷淘了两次米。

  里欧却说:“一遍也不行,这样不知道冲走了多少米的淀粉质,而炖饭质地之所以浓稠滑顺如奶油,就是淀粉的功劳。”里欧进一步解释:“除了怕饭粘锅底外,也是为了让米粒彼此碰撞,释放更多的淀粉,就必须不断搅拌,意大利菜不是中国菜,不能用中国办法来烧意大利菜。”我想要做地道的意大利菜,就得照意大利人的规矩来,而意大利人绝对不洗米。

  人生何处无教训,我这不又活生生学到一个?         新月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