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 广 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投资理财
 第B01版:休闲
 第B02版:休闲 · 全家乐
 第B03版:休闲 · 我家厨房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
 第B10版:汽车 · 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 · 我爱我车
 第B12版:汽车 · 汽车资讯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16版:求职· 培训·招聘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上海地产
 第B22版:上海地产
 第B23版:上海地产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上海地产
 第B27版:上海地产
 第B28版:上海地产
    
2007年11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平民的熏烧

朱秀坤


  熏烧,就是卤味,这是江苏里下河一带的叫法,也叫烧腊。这名称来得怪,其实既不曾熏过,也不必腊制。只是将劈开的猪头、猪肠、猪尾、牛肉或鸭鹅之类,加了五香、八角、桂皮、花椒等调料,在大口锅里咕嘟咕嘟死劲儿煨煮,从日上三竿煮到晚茶时候,直煮得满院子肉香乱窜三日不绝,这熏烧就算做成了。熏烧过的美味,吃在嘴里一点不腻,相反却酥烂清香,别有风味。

  熏烧的盐水鹅我最喜欢:嫩、香、咸,咸得有味,咸得在理。夹一块放进口中,细细咀嚼,慢慢咽下,连那软膜、骨髓也送入腹中,顿觉齿颊留香,耐人回味。

  熏烧,豪门富贵是不屑于吃的,大餐宴席上也没有它的身影。它是属于平头百姓的食物,适合午后黄昏的浅斟小酌。收工回来,下班之后,买半斤猪耳朵,二两花生米,放下一天的工作,卸去浑身的疲惫,什么事业的辛劳、家庭的烦杂、情感的苦恼,都不去想,你就在渐渐淡去的霞光残照中,笑眯眯地喝上三杯两盏,享受一番当下的生活吧。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也算是平凡人生的一份乐趣了。

  熏烧,流溢出的终究是市井气息,乡野风味,或许这也正是更多人喜爱它的道理。 朱秀坤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