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 广 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 广 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法治视窗
 第A26版:上海地产
 第A27版: 广 告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公众服务
 第A32版:上海人家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 · 行家点拨
 第B03版:生活之友 ·居家有道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 · 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 · 吃遍中国
 第B12版:好吃 · 优游食林
 第B13版:好吃 · 上海味道
 第B14版:上海地产
 第B15版:上海地产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上海地产
 第B22版:上海地产
 第B23版:上海地产
 第B24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广告
 第B27版:上海地产
 第B28版:上海地产
 第B32版:上海地产
 第B33版:上海地产
 第B34版:上海地产
 第B35版:上海地产
 第B36版:上海地产
 第B37版:广告
 第B38版:广告
 第B39版:广告
 第B40版:广告
 第B42版:广告
 第B43版:广告
 第B44版:广告
 第B45版:上海地产
 第B46版:上海地产
 第B47版:上海地产
 第B48版:上海地产
 第B49版:上海地产
 第B50版:上海地产
 第B51版:上海地产
 第B52版:上海地产
 第B53版:上海地产
 第B54版:上海地产
 第B55版:上海地产
 第B56版:上海地产
 第B57版:上海地产
 第B58版:广告
 第B59版:上海地产
 第B60版:上海地产
 第B61版:上海地产
 第B62版:广告
 第B63版:上海地产
 第B64版:上海地产
 第B65版:上海地产
 第B66版:上海地产
 第B67版:上海地产
 第B68版:楼市资讯
 第B69版:上海地产
 第B70版:上海地产
 第B71版:上海地产
 第B72版:上海地产
 第B73版:上海地产
 第B74版:上海地产
 第B75版:上海地产
 第B76版:楼市资讯
 第B77版:上海地产
 第B78版: 广 告
 第B79版:广告
 第B80版:广告
    
2007年12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阿胶拍案惊奇系列之初刻拍案惊奇 第四十五回
朱丹溪打出养阴旗帜 元代阿胶风头出尽

宣廷


  ◆ 宣廷

  上一回说道,元朝人服食阿胶蔚然成风,甚至形成流行歌曲。表面上看起来,这是个蹊跷的现象,因为那蒙古人来自塞外,好的是羊肉牛肉,怎么举国上下偏好阿胶这一口?

  说来话长,任何一个时代的消费时尚,其实背后都有很深的学术思潮为依托。元代之前的宋朝,举国上下偏好苏合香丸,只有极少数精英知识分子如朱熹者,格物致知后建议服用阿胶“延庚续寿”,大多数人并不消费阿胶,一是买不起,二是不是最高滋补品。

  但是元代出了个医学大家朱丹溪(1281-1358),此人在历史上号称金元四大家,而且位列首席,猛烈攻击宋代滋补习惯。

  他说,宋代好用“轻扬飞窜之物,又勉其多服、常服、久服”,后患无穷。为什么呢?朱丹溪的理论依据是“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也就是说,气常有余而血常不足,阳易动而阴易亏,滋补时应该注意滋阴降火。

  朱丹溪那是一代大家,此话一出,宋代的“轻扬飞窜之物”被打了个落花流水,而朱丹溪也落了个千秋美名:“朱养阴”,其学派则被称为养阴派。

  那剩下的问题就是什么东西最滋补最养阴?当时的答案是阿胶。所以才有白朴先生的歌唱:“阿胶一碗,芝麻一盏,白米红馅蜜饯,粉腮似羞,杏花春雨带笑看,润了青春,保了天年,有了本钱。”

  这一滋补养生理念至今依然扎根于中国国民心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中国滋补养生文化的总纲领。尤其是秋冬季节,民间谚语说得好,“冬季进补,春天打虎”。

  阿胶的原材料一个是东阿之水,一个是驴皮。显然,东阿之水“清而重,性趋下,较旁之水重十之一二不等”,是天下至阴之水,与“纯黑无病健驴”相加,是阴中之阴,炼制的阿胶“味厚”。“味厚”属阴,完全符合中国传统“秋冬养阴”的养生理念。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为什么阿胶风靡元朝,风靡大江南北,因为可以“润了青春,保了天年,有了本钱。”

  故事结尾,我们重温药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那句名言:“阿胶本经上品,弘景曰:‘出东阿,故名阿胶’”,寻览民族瑰宝,知其源头出处。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