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评论·综合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新都会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奥运读秒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上海人家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投资理财
 第A28版:股市分析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深度报道
 第A31版:职场方圆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世界别处
 第B12版:读者俱乐部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2008年5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每月涨了几百元

老朋


  老朋 (人力资源)

  我们厂是生产油田配套低压电器产品的。这几年沾“油”的企业都兴旺,我们的效益也不错。但物价上涨那么快,领导却不提加薪的事,大家都有意见,却没有办法。

  后来,厂里一位能干的销售科长觉得分配不公,一气之下离开企业自己办厂,还三天两头来厂里挖人,弄得厂里人心涣散,跳槽的人多了。有一天,车间里竟有7个职工突然来厂部辞职,接过辞职书,我就问他们的真实想法,发现这7个职工虽然都有了去向,其实对企业还是非常留恋的,若厂方挽留,或许就不会走了,他们只是嫌自己的工资低而已。

  我跟几个中层干部一通气,大家一起向领导汇报。领导大吃一惊,下了死命令,千方百计把这7个人留下来。于是,我出面去跟7个职工谈判,当然,以同意涨薪而完成了留人的任务。

  这起“挖人”风波,还终于解决我们厂员工的工龄补贴问题——厂领导终于开始考虑“制度留人”的问题了:先是涨了工资,接着在签订劳动合同里写明,凡与企业签订3年劳动合同的人,工龄超过3年,每月工龄补贴50元;超过5年,每月工龄补贴100元。5年以上工龄的,不但增加工龄补贴,年终奖还逐年增加。

  不仅如此,领导在全厂大会上表态:我们要坚决执行工龄补贴,不但要执行,还要比民营企业高。不久,全厂职工享受到了工龄补贴,只不过工龄补贴分成了五档,1-5年、6-10年、11-15年、16-20年、20年以上,像我这样的老职工,每个月涨了几百元。

  原先我们看人家企业工资高,心里羡慕,人往高处走,谁不想多赚钱?可已经跳槽过去的哥们反馈回来也未必都是好消息:那里是民企,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没有节假日、没有大周末、无故加班加点不说,还克扣加班工资等等。

  看来,天上不会掉馅饼。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权利要靠自己争取。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