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忆是上海 蒋惠雍 |
上海,谜一般的城市。生活在这里的,流连这里的每一条马路,每一幢楼房,时常会为你讲述一长串的人物,一长串的故事;离开这里的,也会魂牵梦萦,遥想这里熙攘的人群、璀璨的夜晚。在上海百多年的历史中,百转千回,大浪淘沙,而这座城市万千气象,常在常新。上海辞书出版社倾力推出的“精品上海”书系六册以上海的“前世今生”为主线,深入挖掘,以厚实的内容、独特的视角、全新的感受为读者展现上海波谲云诡的历史风云,细说上海连绵不绝的精彩故事。 《上海才子》《上海黑帮》《上海洋房》展示的是上海的“前世”画卷。中国近现代诸多闻人都与上海有着不解之缘。由淳子、宋路霞联袂著作的《上海才子》,再现了上海近现代二十余位墨士骚客的才情造诣及其生活轶事,两位作家虽文风迥异,但各自笔下传神,冰冷的历史在两人或婉转或激扬的文字之下重又灵动起来。《雨巷,油布伞》《一情,一劫,张伯驹》《诗人,从烤箱到天堂的路》等篇章中的才子戴望舒、张伯驹、闻捷由淳子娓娓道来,叙事状人,跌宕起伏,丝丝情愫盎然其间,令人唏嘘;而《“新旧杂糅”胡适之》《文坛骑士郑振铎》《是是非非徐志摩》中的主人公虽人所共知,但宋路霞另辟蹊径,写前人未写、前人未知之处,令往事历历在目,人物呼之欲出。掩卷而思,数上海才子,尽现书中。《上海黑帮》叙述的是近代上海滩黑社会集团的发迹史,作者苏智良专攻上海近代史、黑社会史等,凭其对黑帮历史的熟稔,深刻揭示了上海滩“三大亨”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的传奇一生及其恩怨情仇,全方位展示了《混世魔头应桂馨》《为虎作伥常玉清》《日伪鹰犬吴四宝》等的面目真相。《上海洋房》由家族史专家宋路霞执笔,她经年的辛勤探访与丰富的文献史料相印证,使书中五十栋洋房里人的悲欢离合恍如发生于昨日,精彩纷呈;而宋路平所拍的二百余幅上海洋房的新老照片,与宋路霞的文章相得益彰,为读者奉献了一场上海“洋楼文化”的盛宴。 《上海表情》《上海细节》《上海腔调》描绘的则是上海的“今生”风姿。作家赵丽宏以饱蘸浓情的笔墨在《上海表情》中追溯上海的往昔,记录上海的现实,思考上海的未来,摹绘上海的喜怒哀乐,上海的城市天际线在其笔下延展,在深情摄下上海几个瞬间表情的同时,录入了她前进的脚印和声声感叹。《上海细节》是女作家龚静的又一本散文集,无论是《白牡丹在弄堂里盛开》、《轨道上的晨昏》、《宅子的姿色》抑或《糖藕的仲秋》《非常精致,非常浪费》等篇章,均笔触细腻、敏锐,情思绵密、真切,扑面而来的是作家对这座城市所抒发的感怀和遐想,通篇文字恰似淡扫娥眉,清丽脱俗,从中可感受到其驿动的心。李大伟乃性情中人,出言犀利、老辣,“潮”语不断,自成一格。相较于周立波的海派清口,其《上海腔调》自称俗口,嬉笑怒骂皆文章。《想老早》《教门槛》《做规矩》《讲白相》《说朋友》五大篇章中随处可见的人情世故,文中“取其亲切,扬弃低俗;取其机智,扬弃市侩”,风趣幽默,独树一帜,捧腹之余,幡然醒悟。 有关上海的汹涌记忆仍将生生不息,作家们在揭示这座城市百年沧桑的同时,遍寻她前行的足印。在传奇中寻找传奇,在踪迹中追寻踪迹。怀着对上海的感恩与新奇,用描摹上海不一般的鲜活文字,勾勒了其曼妙的曲线,他们对这座城市共同生发的喟叹是——上海,永恒的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