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特别关注
     
本版列表新闻
定年夜饭,“老字号”饭店已一桌难求~~~
     
2011年11月3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定年夜饭,“老字号”饭店已一桌难求
去外地“团圆”成“新宠”
  ■文/记者颜静燕

  龙年来得早,11月一过距离春节就只有2个月不到的时间了。于是,年夜饭怎么吃也成了最近沪上不少家庭商讨的重要事宜。记者了解到,今年年夜饭预订启动得比往年早,一些老字号饭店如今已是一桌难求。与此同时,很多市民把目光投向了周边地区,一大家子离开上海去外地过年逐渐成为不少沪上人家的“新宠”。

  【郁闷:】

  菜单未出

  无奈接受“闷包”

  “你可以先把位子订下来,再晚的话可能连位子都没有了,定金可以等菜单出来了,你决定选哪一套以后再付。”11月中旬,当记者致电上海人家一分店时,工作人员这样表示。

  据了解,不少饭店都是菜单未出就已经把位子先订了出去。一位正在唐朝酒店交付年夜饭定金的朱先生对此表示很无奈,“没办法,你要在外面吃,那(年夜饭)这件事就是饭店说了算,它要打‘闷包’,我们也只好‘吃进’。”朱先生说,所以他还是选择定一个平时就口碑好信得过的饭店,“至少他们不会因为一个年夜饭而把自己牌子做坍掉。”

  记者调查发现,无奈接受“打闷包”的市民并不在少数。一对正在普陀区志丹路附近一家规模不小的饭店内定年夜饭的中年夫妇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在附近转了一整天了,这家饭店看起来规模比较大,应该不会临时变卦,“最主要是怕再过几天,这里都订不到了。”据了解,他们预定的价格是1888/桌,不含酒水。至于菜单,妻子张女士拿出一张大堂经理给他们的今年的菜单,“说是只能参考一下,因为菜式肯定要根据明年的情况进行调整。”

  对于尚不知道菜式和价格却要事先支付定金,且只能按照饭店配好的套餐消费,不少消费者表示难以接受。对此,一名沪上知名老饭店的业内人士坦言,饭店这样做也是不得已,有些规定是由行业性质决定的。“饭店推出年夜饭套餐,主要是担心到时候会比较忙,如果顾客都零点的话,厨师肯定忙不过来,原料也没办法保证,而且饭店从利润上来说也无法操作。”

  小贴士:

  预订时请仔细再仔细

  

  尽管除夕夜这天是全家团聚的欢乐时光,但总会有人在吃年夜饭时遇到不愉快。为了尽可能地降低风险,在此提醒市民们在预订时要仔细再仔细。以下是记者摘录整理的一些预订年夜饭的注意事项,希望能为大家带来帮助。

  首先,确定菜单时要问清原料和数量。各家饭店采用“套餐”模式销售的年夜饭在菜式名称上可能非常类似,但在原料和菜量上可能会有较大差别。同为“松子桂鱼”,鱼可能只有一斤出头,也可能有一斤半,“烧味拼盘”等到端上桌时才发现是“双拼”。消费者在商家推出菜单后,确认支付定金前,一定要问清楚各道菜使用的原料和数量,最好要求饭店出具包含这些内容的详细菜单。

  第二,书面约定“定金”或“订金”。不少消费者预订年夜饭时,被要求预先支付一定的费用。此时,消费者必须分清是“定金”还是“订金”,以明确自己与商家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定金”具有担保作用,金额不得超过总价款的20%。如果消费者违约,定金将被商家全额“拗掉”;如果商家违约,则必须依法双倍向消费者返还。而“订金”具有预付款性质。如果消费者或商家违约,可通过协商方式或参照商业惯例处理。因此预付款时,要明确“定金”还是“订金”,并以书面方式约定。

  【新鲜:】

  年夜饭,一定要在上海吃吗?

  采访中,记者发现越来越多的沪上家庭把目光放到了上海周边地区的农家乐和度假村上。家住杨浦区的陈先生就这样对记者表示:“只要全家人在一起,到哪里吃都是团圆饭。”

  记者了解到,陈先生选择到外地吃年夜饭已有五、六年了。“最早就是因为饭店的年夜饭订不到,”陈先生说,六年前正当他被预定年夜饭弄得头昏脑胀时,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一家旅行社开设了除夕欢乐游的线路。“当时好像还没什么人想到去外地吃年夜饭的,于是我就想尝个鲜,”陈先生说那次行程给他和家人留下了很美好的回忆,“因为很多人跟我说外地度假村过年连服务员都回老家了,肯定很冷清,所以之前我还做好了心理准备,万一不灵怎么办,没想到我们过得比在上海还‘闹猛’。”陈先生回忆道,由于是除夕,接待的度假村不仅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还特地安排了文艺节目和焰火表演,这让之前忐忑不安的陈先生喜出望外。此后,陈先生几乎每年都会提前预订好除夕欢乐游的线路,还把参团人员扩大到了亲朋好友中。尽管价格从最初的500元/人涨到了如今700多元/人,但陈先生觉得只要旅行社质量信得过,涨价还是在能够接受的范围内。

  当然,也有一些上海市民这顿“旅游年夜饭”没吃好。

  程小姐和家人这两年都在浙江象山过春节,而且都是自助游。“与其把钱付给旅行社,不如自己安排行程,既省钱又自由。”程小姐说。不过,第一次去象山的经历,却让她哭笑不得,差点连年夜饭都吃不上。

  原来,按当地人习惯,每家每户都会在春节前,买好需要的年货,放在家里囤起来。因此,从大年夜到初三,大部分菜场和饭店都不营业,放假过节。

  因为事先不知道当地人有这样的习俗,当时程小姐一行人想找一间能吃饭的店都十分困难。无奈之下,她们只能到当地居民家里借住,凑合吃了一顿年夜饭。

  更无奈的是,一下子多了许多客人,居民自己家的食物也不够,还要跑到邻居家借菜。“第二年再去象山,发现当地改变了不少。”程小姐说,但类似的经验很有借鉴意义。

  小贴士:

  去外地还需入乡随俗

  越来越多的上海人选择异地过年,是社会经济发展,市民寻求生活多样化的表现。

  不过对于程小姐遇到的尴尬,旅游业学者说,异地旅游市场可能对这种新的过年方式不太熟悉,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物质条件上准备不够充分,所以会对出行造成一定麻烦。该人士建议,上海游客如果选择自助游,最好在出发前通过互联网,事先做做功课,了解当地的过年风俗和习惯,不要被临时出现的状况搞得手忙脚乱。

  而对于选择旅行社出行的游客,则最好选择口碑比较好且有组织除夕游经验的正规旅行社,且一定要签订旅游合同,而旅行社承诺的部分也一定要在合同中得以体现。此外,除夕游以短途2-3天为宜,一方面出游人士中可能有老人小孩,过长的旅程容易令他们疲劳,另一方面2-3天的游程也能错开春节期间出游的高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别关注
   第03版:生活备忘
   第04版:情理与法
   第05版:人口世界
   第06版:居家布置
   第07版:妈咪宝贝
   第08版:人口专版
   第10版:大手小手
   第11版:旅游休闲
   第12版:健康讲座
   第13版:养生保健
   第14版:两性私语
   第15版:资讯
   第16版:名人生活
去外地“团圆”成“新宠”
家庭周刊特别关注02去外地“团圆”成“新宠” 2011-11-30 2 2011年11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