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晓蓉从四川绵阳到上海打拼已二十年,当初除了一位带她来沪的亲戚,她在这座都市可谓举目无亲。打了几年工,还没完全站稳脚跟,她就报名参加了计算机培训。而当时电脑还刚刚开始进入普通百姓家庭。齐晓蓉对“学习改变命运”有着切身认识,凭着自己掌握的计算机运用技能,2001年她通过全市统考取得了物业管理执业资格证书,进而顺利踏上了一家物业公司的管理岗位。2006年,女儿才五六岁,她又利用业余时间自修起财务管理大专课程,下班后她赶着去学校,晚上九点才能回到家。第二年,北站莲馨姐妹之家成立,她被社区外来媳推选为会长。
“莲馨”由北站街道的六七十位外来媳及各居委妇代会主任组成。新上海姐妹们学历、素养参差不齐,街道妇联搭建“莲馨”, 就是为了给社区来自五湖四海的姐妹们提供一个温馨聚会的场所,一个沟通、联络的平台,一个情感倾诉、经验交流的园地,一个学技能、提素养、展现自我的舞台。在齐晓蓉的带领下,姐妹们享受到了各方的关怀和“莲馨”的温情。
2008年,四川大地震,多位川籍姐妹老家房屋倒塌、亲人受伤。街道妇联与齐晓蓉发动大家为受灾家庭的姐妹捐款,北站街道汇英女性沙龙的女企业家、女白领也捐献了电话卡,这使得夫家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姐妹可以更多地通过长途电话与老家的亲人联络。一场天灾让“莲馨”姐妹的凝聚力大大增强。
莲馨姐妹之家有个合唱队。刚建队时,大家连简谱都看不懂。于是“莲馨”请闸北实验学校的老师为大家上课。每周三,齐晓蓉与大家来到社区文化中心排练。有一次,老师别出心裁地让大家排练了一曲合唱《串烧》。绝了,曲中穿插了川剧、豫剧、黄梅戏当地方戏的唱腔,既有趣又别致,《串烧》成了合唱队的保留节目。每年区和街道庆祝三八节、劳动节、国庆节等,“莲馨”女子合唱队常常会登台表演,载誉而归。能这样风光,以前大家连做梦也想不到呀。在高低起伏的歌声中,姐妹们唱出了希望,唱出了信心,唱出了自信。
这几年来,齐晓蓉先后当选为上海市第十四次妇代会代表,闸北区妇联十届、十一届执行委员会委员。她经常勉励“莲馨”姐妹:不能无所事事,要找一份工作,要自强自信、不断学习!前不久,“莲馨”的两位会员考取了行健学院女子大学,“汇英”姐妹又慷慨解囊,为“女大学生”颁发了奖学金呢! 记者 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