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生活备忘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3月0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好婆婆”的治家秘诀
婆媳俩亲如母女
  ■记者 颜静燕/实习生 褚琳月

  自古以来,婆媳关系是最难处理的。一家人相敬如宾、和和睦睦,需要大家一起努力,而婆婆是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日前,在徐家汇街道,有一位“好婆婆”郑老师,她和儿媳许女士亲近和谐的故事,因为儿子的一篇公众号文章而被网友关注,被大家誉为“上海好婆婆”。好到什么程度?用儿子蒋先生的话来说:“我妈和我老婆亲如母女,反倒是我这个‘三夹板’一再被‘嫌弃’……”“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郑老师一家的婆媳相处秘诀。

  有“爱”同时 还要有空间

  和晚辈相处,要有合有分,体恤有余,难得糊涂。——婆媳相处之道秘诀之一

  谈及婆媳相处之道,郑老师说,婆媳关系亲如母女的首要条件就是有“爱”:“我爱儿子,儿子爱媳妇,俗话说‘爱屋及乌’,我自然也要爱儿媳,把她当女儿疼,掏心窝子对待她。”郑老师说,因为她的婆婆当年也是这么掏心窝子对自己的,所以她老早就决定了:“以后有了媳妇,我一定也会像当年我婆婆一样对我媳妇好。”

  而郑老师的媳妇许女士也感恩婆婆的以诚相待。郑老师的喜好,她记得比儿子还要牢。“我们一家人年前去巴厘岛旅游,我不吃辣,每次到餐厅点菜,一落座,媳妇就提醒我儿子‘点妈妈能吃的菜’。”一提到儿媳,郑老师真是赞不绝口。

  一个“爱”字架起了婆媳和谐相处的桥梁。但郑老师并没有因为爱而把全身心都投入儿子的小家庭中。在她看来,和儿子儿媳相处,要有合有分,体恤有余,难得糊涂。

  “年轻人和老年人生活方式不同,老年人喜欢早睡早起,年轻人总爱晚睡晚起,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如若住在一起,时间久了必然引发争吵。”所以,“给予年轻人独立的生活空间”是郑老师采取的方式之一。“他们家里脏乱差,我爱干净,看不惯他们这样,又不好多说就干脆眼不见为净,让他们打理自己的小家。”可即便如此,郑老师也比上班还忙——一家人的一日三餐、接送孩子都由她一手打理,一天日程排得满满的。“我对儿子说,妈妈也需要个人空间,一周要让我休息两天的,双休日你们自己带孩子。”

  “三观”一致

  治家才有方

  达成一致的治家理念是营造和谐美满家庭氛围的重要一环。——婆媳相处之道秘诀之二

  除了为忙碌的年轻人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让他们在下班后有一口热饭吃、有一碗热汤喝之外,郑老师和儿媳在治家之道上也不谋而合。“儿媳妇真是和我投缘,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三观’高度一致。”

  比如,容易引起家庭矛盾的孩子教育问题,很多家庭是媳妇怕婆婆过度宠溺孩子,婆婆怕媳妇太过严厉,而在郑老师这里反倒有点不同——奶奶比妈妈更严格。曾经身为小学语文教研组长的郑老师尤其重视孩子的教育,她用“懂礼貌、爱学习、讲卫生、守规则”12个字教育孙女“要做一个受人尊敬的人”。“婆婆是专业的”,基于这点,将孩子交给婆婆,许女士足够放一百个心。

  学会沟通

  不要“硬碰硬”

  媳妇与婆婆在相处过程中互相敬重,用爱关心对方,彼此了解,才能不让关系流于表面,真正做到成为一家人。——婆媳相处之道秘诀之三

  作为媳妇,又是如何看待婆媳相处之道的呢?许女士说,沟通了解的过程至关重要。她在与婆婆的相处过程中这样总结:“作为媳妇,对婆婆首先要有敬重感,婆婆是长辈,尊老是为人媳妇的基础。其次一定要有爱,因为有了她,才有了自己的先生。但是,两点缺一不可,如果只有尊敬,那就太客套,流于表面了。”

  (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在许女士看来,生活就是一地鸡毛,家人之间出现争执也是不可避免的,而硬碰硬是最愚蠢的方法,双方各执一词针尖对麦芒往往会将矛盾升级,最终结果无法预计。“我会选择迂回商量,给彼此一个台阶,冷静过后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再达成共识。我的婆婆非常通情达理,她会站在我的角度考虑。”只有两人互相体贴对方,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事情,彼此冷静缓和,才能把矛盾化解。

  做好“三夹板”

  过滤坏情绪

  良好的婆媳关系,需要家庭中每个人的付出。——婆媳相处之道秘诀之四

  儿子/老公通常被称为婆媳相处的“三夹板”。郑老师儿子蒋先生自诩为一名合格的“三夹板”。他表示,一旦发生争吵,作为“三夹板”的儿子十分痛苦,帮妈说话,老婆恨你是“妈宝”;给媳妇帮腔,老妈痛骂忘了娘。“高情商的‘三夹板’需要做到积极主动承认错误或充当一个很好的‘人肉语音过滤器’,即筛选好两边的声音。”

  婆媳相处究竟有没有金科玉律?平心而论,婆婆和媳妇都难做,婆媳关系是千古难题,没有一个角色是轻松的。但只要用心,多为对方设身处地思考问题,总会把一切都妥善解决好。郑老师一家凭借智慧收获了亲密和谐的婆媳关系和家庭氛围——郑老师大度、隐忍、包容,对儿媳十分包容,总在外人面前夸儿媳,发自内心地关心、照顾儿子和媳妇的日常生活;媳妇也从不娇气,出得厅堂入得厨房,把婆婆的喜好记在心里,耐心沟通相互体贴。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婆媳关系进入了良性循环。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别关注
   第03版:生活备忘
   第04版:案例·产业
   第05版:家庭计划
   第06版:家居生活
   第07版:缘分对接
   第08版:太太厨房
   第09版:大手小手
   第10版:妈咪宝贝
   第11版:小楼书香
   第12版:健康讲堂
   第13版:养生保健
   第14版:两性私语
   第15版:家庭收藏
   第16版:名人生活
“上海好婆婆”的治家秘诀
2017年本市将新建20个社区幼儿托管点
美国百老汇布局上海 商业综合体项目落户大虹桥
龙吴车队四位“烟枪”主动缴“枪”
上海大戏院三月“重生” 时隔七十余年再演《原野》
清明长途车票陆续发售 4月1日、2日将迎来客流高峰
“创新创业”之风劲吹川北
家庭周刊生活备忘03“上海好婆婆”的治家秘诀 2017-03-08 2 2017年03月0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