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卫生部门规定,人体母乳不是一般的食品资源,不能作为商品进行生产经营。但调查发现,网上、线下销售母乳的情况非常普遍,电商平台上一袋250毫升的新鲜母乳甚至能卖到150元。此外,成都有家政公司“谨慎兜售母乳”,在出示家庭住址的条件下,附近小区范围内也能购买。更多人对母乳买卖仍然持谨慎态度。
李熙熙生产还不到两个月,因母乳充裕,她常把多余的奶挤出来,用储奶袋装好放在冰箱里冷冻保鲜。端午节,他们一家回老家过节。5月30日晚上,回到成都的她发现家里停电了,打开冰箱一看,冷冻的50多袋母乳,全部融化变质无法再食用。
“天气这么热,奶都变质了,辛辛苦苦(快)两个月,好可惜嘛!”李熙熙陷入了困惑:母乳吃不完,挤掉了又浪费,储存在冰箱里,遇到没电又容易变质。能不能卖掉呢?带此疑惑,她在一些电商平台发现,确有人公开销售母乳,而且卖价还不错。“既不用浪费,还可以挣一笔。”她想尝试,却遇到了不少问题,比如买家会质疑是否卫生干净,本人有没有病史等。
有需求就有市场。市民陈女士存在没有母乳的尴尬。作为二孩高龄产妇的她,分娩手术时出现了一些并发症,医院建议她一个月内不宜母乳喂养。“孩子太小,没有母乳喂养让人十分心疼。”陈女士一家便多处打听,试图能购买到新鲜的母乳。
事实上,母乳买卖早已“悄然”进行。无论是网上还是线下,随处可以找到买家和卖家。在某些一站式综合性信息平台和论坛,新鲜母乳买卖随处可见,甚至还出现专门销售母乳的网站。在一家“团乐购”的网站上,还设有专门的出售母乳的页面,按照储量不同,保质期在三个月至半年的冷冻奶每袋价格在15元至50、60元不等,而当天挤出来的新鲜母乳,价格要比冷冻的要高出一倍。比如一家专门售卖闲置品的电商平台,一袋250毫升的新鲜母乳,价格卖到了150元。
线下调查
一名网上出售母乳的男子自称其妻子才生了娃儿,因为房贷和抚养孩子的压力大,希望通过卖剩余的母乳多挣点钱。对方相当谨慎,要求出示孩子的出生证明等信息才能买,同时表示不当面提货,“同城快递很快,早上寄送,下午就能喝到了。”
一家家政公司对于销售母乳同样谨慎,要求出示家庭住址,并告知只能是附近小区才能购买。该工作人员称,“我们只是赚点差价,附近的居民来提方便,寄送容易变质,不想惹麻烦。”
在采访“母乳变质”一事时,李熙熙表露了她想出售母乳的想法,除了不易储存、挤掉又可惜外,可以获得不错的收入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她算了一笔账:孩子出生还不到两个月,每隔2~3个小时奶水就很充盈,达到250~300毫升,而孩子一次只能够喝100~150毫升左右,最多也就一半,多余的母乳250毫升的袋子,一天能挤满三四袋。“按照网上卖的价格,又是新鲜的母乳,一天挣两三百元应该没啥问题。”李熙熙说,这样算下来,在哺乳期的半年,理想的话,应该可以挣到几万元没问题。”
有少数人看到了母乳的“商机”,狠心提前给孩子喂养辅食,把更多的母乳拿去卖。就此,成都一家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医生陈怡提醒,虽然可以通过体检手段,排除奶妈患有肝炎、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但如果奶妈在期间染上疾病,或者滥用抗生素类药物,都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而且,在运输过程中,很容易变质。
律师说法
贩卖母乳涉嫌违法
四川英济律师事务所律师陈逢逢表示,2000年《卫生部法监司关于人体母乳不能作为商品经营的批复》中有明文规定:“人体母乳不是一般的食品资源,不能作为商品进行生产经营。”陈逢逢律师认为,该批复可作为认定违法的依据。
同时,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证制度。“母乳的特殊属性决定其无法取得经营许可证并进行合法售卖,所以国家没有明确对母乳交易这种不合法行为进行监管,但是贩卖母乳涉嫌非法经营,相关部门仍可以依法查处。”陈逢逢律师说。
陈逢逢律师认为,从客体的属性上来说,母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商品。即使母乳的提供者、售卖者,承诺其母乳卫生、安全,但也不能排除母乳提供者存在自己尚未了解的疾病,也不能保障母乳在包装、储存和运输等各个环节的卫生安全。“由于售卖母乳属于非法交易,一旦出现相关疾病的传染等安全问题,各方均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郑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