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缘分对接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9月1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避开思考盲点别让幸福“短路”了
图TP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不可能错的想法,真的是对的吗?爱情里面很多时候会试着用自己的论点去打败对方,导致两败俱伤,损害彼此的关系。下面就来分享爱情里常见的“思考短路”,并列出修复方法供大家参考。

  盲点1:将自身想法投射到别人身上

  例:这周放假我想去看这部电影,我记得他也喜欢看冒险片,买两张有优惠,先下单再说吧。

  投射作用是常见的心理现象,我们倾向用比较简单的方式理解这个世界,其中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认为世界跟我们所想象的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有时候倾向把对方“绑在”自己的决定上,带他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谈论自己想听的话题、吃自己想吃的东西。

  可是,我们永远不知道对方想的是不是跟我们所想的相同,而且即使相同(例如她真的想去看那部电影),我们也错失了让对方自己做决定的机会。一般来说,人是喜欢有选择权的。可是当选择的项目太多的时候,又会让人有一种不知所措的感觉而产生焦虑。所以,在“开放无限选项”与“强制投射主导”之间,我们可以给对方“最好的选择权”。你可以用“我想去看这部电影A耶,可是同时还有BCD在上映,那么你想看哪一部呢?”在两种极端做法间,取得平衡点。让彼此都为共同进行的活动承担一些责任,是成熟也尊重彼此的做法。

  盲点2:将感觉或期望投射到事实

  例:你不是说这个地方很好玩吗?结果呢?

  虽然我们常说要相信另一半,但是对于对方所推荐的食、地、物,仍然可以抱持开放保留的态度。这里有两个重点:(a).他口中说的好玩,可能和你以为的不同;(b).他曾经觉得的好玩,可能和现在的事实不符。毕竟事过境迁,景物更迭,可能经营也易主了。以前的美好经验,并不代表以后会永远美好下去——这同时也是第三个偏误。

  盲点3:经由过去推论未来

  例:“我上次来这里的时候,不是这样的!”“你以前都不会对我这样,现在怎么……”

  人类对于身边的人们常常有一项错误的预期是:个性是连续恒常不变的。一般来说,我们在不同情况下,会作出的决定当然会有些不同。所以,你曾经所认识的这个地方、你记忆中她的样貌,也只是“曾经”而已。当他做出与我们预期不同的事情的时候,我们会问自己:“我以前看见的,是真正的他吗?”可是,我们真正该问的问题应该是:“我以前看见的,是全部的他吗?”

  盲点4:经由单一(或数次)的观察,即推断长久的法则

  例:每次他都不回我简讯,我想他应该是对我没有兴趣吧……或是,其实他根本是一个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

  上述的这个例子,可能比较常出现在单恋者身上。调查发现,单恋者主要的认知特征是“个人的揣度”,可能只是几次对方没有接电话,就觉得自己失去希望了;或许只是因为一起出去的时候,对方没有回应自己的某句话,就觉得自己被拒绝了;可能因为一次的邀约失败,就觉得他不喜欢自己了等等。

  盲点5:经由存在而推论“应该”

  例:“你不觉得,这是一个男朋友应该做的事情吗?”

  事实上,不存在任何一件特定的事情,是男/女朋友“应该”做的。这个社会虽然给予不同的角色很多的期待与负担,包括男生应该要温柔体贴、女生应该要温顺婉约、男朋友应该要……可是,恋爱是两个人在谈的,彼此才是这段关系的主人,并不因为“角色”本身,而规范那些是他应该做。遗憾的是,讲是这样讲,过去研究却发现我们的恋爱关系非常容易受到身边的朋友、家人甚至亲戚影响。

  在感情中彼此做到哪些事情比较好,应该是由两个人共同讨论出来的。别人的经验与建议,固然可以当作参考,但这段感情还是得靠自己来经营。因为其他人说得再对再多,都无法替你的感情负责。具体的做法是,把“他说的”、“你以为的”、“别人期待的”通通先写在一张纸上面,然后等到情绪不再高张之后,再问自己:他们的期待,真的也是我想要的样子吗?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别关注
   第03版:生活备忘
   第04版:案例·产业
   第05版:家庭计划
   第06版:家居生活
   第07版:缘分对接
   第08版:太太厨房
   第09版:大手小手
   第10版:妈咪宝贝
   第11版:旅游休闲
   第12版:健康讲堂
   第13版:养生保健
   第14版:两性私语
   第15版:小楼书香
   第16版:广告
避开思考盲点别让幸福“短路”了
怎样让感情保持最初的温度
从影视剧看吵架的学问
好男人的标准有哪些
家庭周刊缘分对接07避开思考盲点别让幸福“短路”了 2017-09-13 2 2017年09月1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