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不易,育儿的过程也是父母的一种修行。大部分人的经历都是从辛苦的备孕开始到孕期吐得昏天暗地,从经历十级痛的分娩再到产后一丝不苟的护理。如果在此过程中有中医的保驾护航,把中医养生之道巧妙地运用到生命孕育过程中,那将是怎样的一种体验?《爸爸在左妈妈在右——“天心居”育儿秘笈》的两位作者,上海市中医医院内科主任医师许良和上海作家协会签约作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居平为观众们进行了分享。
许医生分析了中国人的体质,结合三十多年的临床实践,向读者展示了孕产育不同阶段具有代表性的30张“处方”及多种食谱,从护理到调理、药补食疗、老方新法,让每个阶段都水到渠成。居平分享了自己独特的孕育经历,从“白骨精”变为“白娘子”,再到开启“柴米油盐”的生活模式,用一个个生动的事例,把一颗幼小的生命种子成长的故事娓娓道来,为读者呈现了这样一本契合中国父母实际情况的中医养生书、一本鲜活生动的育儿科普书、一本播种爱心的温暖之书。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儿童文学作家简平认为,许医生的医学背景与居平的文学素养“相遇”,是科学与人文的碰撞,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二人的鲜明特质也正是爸爸妈妈刚柔相济的表现。
身为中医世家的许医生提出“道法自然善养心,天生万物米养人”的现代人养生之道,他说,现代人忙于工作,沉迷于电子产品,睡眠不足,很多人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要想孕育健康的孩子,必须拥有充足的睡眠,更重要的是放松身心,保有一份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这种“养心”的状态要从一而终,贯穿人的一生。除了充分休息,饮食也是非常重要的养生方式,“天生万物米养人”,并不是强调人们要多吃“米”,而是尽量食用纯天然的食材,少一些油腻,多一些清淡。许医生还就最近比较热门的“小儿推拿”一词进行了解释,正确的小儿推拿不仅可以治疗小儿积食、消化不良等症状,还可以促进小儿机体的生长发育。
居平谈了“产后抑郁”这一女性产后易发症状,她以身边朋友为例指出,女性要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要独立,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当然,女性的健康与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密不可分,丈夫要多关心、包容妻子,有问题及时沟通。此外,对待敏感期的孩子一定不要强硬,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孩子并非不懂事,这个时期只是他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家长耐心地陪伴他度过,是处理敏感期的最佳方式。
上海广播电视台外事主管金晓星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分享了自己平衡家庭和事业的心得。她说,孩子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他们的到来给家庭带来了无限快乐,当然也有很多苦恼,但并不能说这份“甜蜜的负担”就成为事业的阻碍,反而应该成为动力。结婚生子以后,她对“学习”二字有了更深刻地理解。她认为,“学”不仅要学知识,也要向身边的人学好的品质和习惯;“习”是“学”的方法,有不耻下问、温故而知新、互相交流等多种。孩子应该成为我们学习、工作的源动力。 孔 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