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年轻人用书信谈起了恋爱,一年后结了婚,婚后生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家庭非常幸福。但因金如官兵的身份,夫妻俩聚少离多,家庭的重担全都落在李菊炳身上。
李菊炳年轻时也是位优秀的青年,是单位领导的重点培养对象,为李菊炳创造了很多机会,却都因家庭原因不得不放弃,她最后选择了一份稳定的工作,默默做起金如背后的女人,操持着家务。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就在金如即将晋升的时候,妻子患上了严重的关节炎,导致并发症,无法料理家务。金如一直感恩于妻子的默默付出,在关键时候金如毅然向上级表明缘由,主动提出退役。在组织安排下转业到上海教育学院,至此夫妻二人才得以团聚。
在接下来的日子,金如大包大揽承担起家务活,照顾妻子。退休后的金老先生又担任起小区弄自治小组管理员,这是一份劳心又劳力没有报酬的工作,金老先生却把它做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无论是在资金的管理、门卫的安排,还是保洁护绿等有关民生民心的事,他一样都不会缺少关心。妻子也支持他的工作,分担起家务活,让老伴有更多的时间操持小区事务。
金老先生常说妻子年轻时为他付出许多,关键时候都以他为主,从无怨言,即使自己有机会事业上更上一层,也依然以他为先,以家为主。“可以说没有她就没有我,也不会有这个家,她是我一辈子的恩人”,金老先生对妻子始终抱着感恩的态度,生活中两人从未红过脸,凡事都商量着来,他尽可能地为这个家作出贡献,保证妻儿的生活质量,这也是李菊炳最为看中的地方。
生活就应该是这样,有付出才有收获,一人在外就必须要有一人对内,这样才能平衡,这个家才能持久不会散。这是李菊炳的感悟,也是她对过去的总结,她用行动证实了生活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