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元钟情于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从天津医科大学一毕业,即决定将疾病的病理诊断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1995年,纪元告别父母,离开故乡,来到上海医科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有幸师从病理名家沈铭昌教授,在国内病理界首屈一指的肿瘤医院病理科研习,同时受到朱雄增、王懿龄、张廷璆等老一辈病理学家的亲自指导,打好肿瘤病理诊断的坚实基础。
硕士毕业,纪元到中山医院病理科工作。在这里,吴肇光、王承棓这样的外科大家下了手术台,也会来病理科看标本,看切片。纪元通过与这些外科大家的交流,深切体会到病理是医学之本,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疗的桥梁,病理医生要勇于担负起这个"桥梁"功能。
中山医院的肝移植水平领先于全国,为了填补国内移植病理的空白,纪元2001~2004年赴德国移植中心学习移植病理,回国后立即担负起移植相关的病理诊断工作。移植病理对病理科医生而言是崭新的课题,而且肝源一到,需要立即投入工作,半夜被叫去医院是常有的事。那时纪元刚结婚不久,但每逢有移植手术,不论昼夜,她随叫随到,将小我融入大我,使自身发展顺应医院发展的需求。
那些年,纪元每天埋头于显微镜前,判读一摞又一摞病理切片,尽管对绝大多数疾病的病理诊断已经熟稔于心,但依然不敢掉以轻心,而是明察秋毫,抽丝剥茧,排除形态及辅助技术的"陷阱",做出最精准的诊断,以免给临床治疗带来方向性的偏差。经年累月的磨练,她炼就出一双火眼金睛,让病理切片中善于伪装的"嫌疑犯"都无所遁形。她擅长各系统疾病尤其是肝胆胰及神经内分泌肿瘤领域的病理诊断,而且在临床工作之余,还广泛涉猎基础病理研究,与时俱进,将基础病理与临床工作相结合,以期为精准化、个体化治疗做出更多贡献,使患者可以从中有更多获益。
纪元在精通肿瘤病理的同时,重视非肿瘤病理的研判。温州有位六十多岁的男子,黄疸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控制,被当地外科医生怀疑为胆管癌,建议紧急择期手术。老人的孩子闻讯后,担心不已,打算带着切片去国外寻求手术治疗。然而,纪元通过判读原单位的病理切片,认为黄疸系自身免疫性胆管炎所致,患者根本不用手术,只需通过激素治疗便能完全控制住黄疸。患者及其家属千恩万谢,称赞纪元是“医生的医生”、“疾病的法官”。
为临床和患者提供准确及时的治疗依据,其中的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而且,纪元并不止步于读片、诊断,她还参与规范的制定、多部指南的撰写,并在病理界规模最大的美加病理年会上就肝癌病理做大会发言,展示了中国病理的发展,得到与会者的关注。她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医师,她带教的年轻医师自第一届优秀青年精英病理医师评选开始,历届奖项均有斩获,并逐渐在国内外肝胆胰学术会议上崭露头角,获得业界好评。
2013年,纪元飞往纽约,到世界上历史悠久、规模庞大的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进修免疫相关病理。在那里,她接触到肿瘤免疫治疗这门新兴技术。一年的学习让纪元登上了病理学更高的平台,她扎实的基础和超强的能力也获得美国专家的肯定。她在美国找份适合自己的工作轻而易举,已在纽约定居的弟弟也劝她留在美国发展,但纪元认为,能为祖国病理学发展尽一份力,能为祖国人民解除病苦尽一份心,方能不负所学。于是,她义无反顾地回到了中山医院。
从天津到上海,从移植病理到免疫病理,纪元从兴趣出发,精勤求学,忠恕任事,业精于勤,行成于思,终于成为了一名出色的病理医生。
2
中山医院病理科的工作量居全国前列。仅快速病理,纪元一个人一年就诊断近一万例,这样的工作量在国外往往需要五六个医生才能完成。对纪元而言,加班早已习以为常。越来越繁重的工作量让纪元落下颈肩疼痛的病根,然而她负任蒙劳,无怨无悔。
作为最后的诊断,病理报告是肿瘤治疗的基础,而有些病人在前期已辗转周折多处,留给病理医生的时间非常有限。病理检测运用常规方法往往需要五六天时间才能出报告,而对于危重病人,差几个小时可能就是一条生命的坠落。有位16岁男生正在备战高考,今年春节前突发高热,淋巴结肿大,外院让他过了春节再去诊治,到中山医院时已告病危,因气促无法平卧。春节长假前一天上午病理科收到淋巴结穿刺活检样本,下午纪元初阅切片,判断为高度侵袭性淋巴瘤。她深知疾病的险恶,如果等春节后发报告,患者可能因病情迅速恶化而无法挽回,所以立即启动病理科快速流程,科室多位同事放弃休息,加班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及荧光原位杂交检测,除夕下午就出了报告,诊断为高度恶性的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临床医师拿到报告,立即对症治疗,到春节后孩子病情已趋于稳定。全家人来病理科表示感谢,给纪元送来“视病人如亲人”的锦旗。纪元把这个成功归功于全科的默契配合和团结协作,她以自己的行动为年轻医生上了一节职业素养课,让他们懂得了“每一份病理报告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甚至牵动着至少一个家庭”。
中山医院素有团结协作的院风,病理人是各肿瘤多学科协作团队(MDT)不可或缺的队员,纪元和她的同事参与了二十多个MDT,根据每个病人的不同病理,提出因人而异的治疗方案。纪元还牵头组织了中山医院12个临床科室专家参与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团队,为多省市患者提供精准诊疗。有位26岁福建来的甲状腺髓样癌患者,通过影像检查发现有多脏器肿瘤,家属担心是肿瘤晚期转移,准备放弃治疗。纪元和MDT团队诊断为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综合征,并从各自的专业角度给患者提出哪个先手术哪个后手术的建议,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患者的治疗方案和未来的命运,同时她还根据病理和基因的特点,解答了患者以后能否生育的问题,给予患者全程的指导。
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是恶性还是良性,纪元用眼睛和大脑为一位又一位患者做出诊断。她笑称:看得出病变的“前世”和“今生”,还要判断出“来世”。病理医生说出的最动听话语是“你患的不是恶性肿瘤”,但她不满足于宣判病变的良恶性,还要利用先进的手段,帮助患者找到治疗的可能靶点,判断可能的治疗方案。
纪元,有北方女子的爽朗大气,又洋溢着知识女性的睿智通达,她在临床、教学和科研上不忘初心,不断精进,甘于做“幕后英雄”,尽管辛苦,但却乐此不疲。随着一张张切片有了明确的诊断,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患者及家属悬着的心逐渐放下,这种犹如破案般探明病情的成就感、好比向受困于井者施以援手的欣慰感,沁人心脾,难以言喻。
记者 张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