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微博作为一个媒体,要筛选辟谣的题材。对于涉及国家及社会根本利益的大事和影响社会公众心态的大案要案等,必须辟谣,对于不特别重要的传言,则可以借用互联网的自我净化机制来辟谣。
其次,辟谣的主体必须有好的公众形象,没有公信力甚至声名狼藉的主体出来辟谣,只会适得其反、甚至引火烧身;如果是作为当事人的一方,罔顾自己的缺陷出面辟谣,那只会坏事。
第三,辟谣是一个技术活儿,别以为造谣容易,就觉得辟谣也容易。新浪微博利用在线通知的形式来辟谣,很有力度,也当然是好事,但不必滥用,滥用了,观众难免产生厌烦情绪。更重要的是,造谣容易辟谣难,辟谣要有第一手的事实根据、有权成论证、有专业把关。
故此,辟谣,最优的方案依然是维护全社会的信息自由、通过意见自由市场来过滤流言;次优的方案是保护和鼓励新闻业,以专业主义的风范,负责地报道事实,做到以科学的舆论监督来守望公共利益;第三方案则是提高公众媒介素养、提升社会文化及道德素养,遏制谣言对社会心理的伤害。
所以,一言以蔽之,对微博辟谣,要有科学审慎的态度,不要一味反对,也不要盲目喊好,只有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的福祉,我们的信息社会才有公平、正义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