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
当代默片成颁奖季大赢家
近日,第32届波士顿影评人协会奖、第12届纽约在线影评人协会奖、以及2011年度美国电影学会十佳电影评选结果纷纷出炉。2011年颁奖季几乎满载而归的《艺术家》出尽风头。而在刚刚出炉的具有奥斯卡风向标之称的金球奖上,该片更是获得了六项提名,领跑全场。相信对于大多数的现代导演来说,拍默片都是一个挑战。而《艺术家》就是在这个时代诞生的默片。电影的故事背景设定在好莱坞默片正被有声电影逐渐取代的1920年代,是一部采用4:3的银幕比例拍摄的真正黑白默片。
胡子拉碴的让·杜尔雅丹生动地扮演了乔治·瓦伦汀,一位空虚、强壮,擅长于虚张声势的浪漫爱情冒险的默片男星。1927年,在他最新巨作的首映礼上,这位已婚男士向人群中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孩佩普·米勒暗送秋波。这位女孩的照片由此登上报纸,不久之后,虽然他们的关系并未超越相互倾心的阶段,她仍在瓦伦汀的下一部影片中得到一个小角色。
1929年,准备全面从无声电影转向有声电影的制片公司老板邀请瓦伦汀在新影片中出演,但这位明星拒绝了。他无可救药地一头栽进由他独自出资的另一部无声电影中。在那一年10月,美国股市崩盘的时候,瓦伦汀也一无所有了。与此同时,佩普·米勒年轻活泼的动人魅力正席卷全国。
瓦伦汀彻底垮了。只有最后陪伴着他的伙伴———一只经常在无声电影中出现的小狗———救了他的命。瓦伦汀不知道的是,佩普仍然对他痴心不改,正如她的新片名称《守护天使》一样默默守候。
《帮助》
温情故事有着深刻的内涵
改编自美国作家凯萨琳的同名畅销书的小成本电影《帮助》,称霸北美票房榜,并入围金球奖提名,并不意外。扎实的文本,加上演员细腻到位的表演,让这部小成本影片,具备了所有吸引人的要素。
故事发生在1962年的美国南方密西西比州,这里的社会依旧深受“黑人奴隶制”阴影的笼罩。黑佣在许多家庭里依旧存在且遭遇着不平等的待遇。22岁的白人女孩史基特·费兰就是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普通女孩儿。完成大学的学业返回家乡的她,梦想着成为一名出色的作家。但在思想依旧保守家乡的母亲眼里,一桩好婚姻才是女人最可靠的归宿。史基特从小由黑人女佣
带大,黑佣也因此是她倾诉心事的好朋友,但这次返乡,却发现女佣不告而别。
机灵能干、沉着内敛,曾带大17个白人小孩的黑佣爱比琳·克拉克,在史基特的朋友家当帮佣,照顾她两岁的女儿。另一名黑佣米妮,是爱比琳最要好的朋友,有着一手好厨艺,但泼辣的个性使她常常丢掉工作。
个性善良的史基特一直对待黑佣如家人,但她发现为白人一手带大小孩儿的黑佣,不论在生活或态度上,时常得到不平等的待遇。甚至连和白人共用厕所的权利都被剥夺。
对此深感不平的史基特,决意着手一个大胆的写作计划:采访在白人家庭工作的黑佣们的甘苦遭遇,并写成一本书。以一种平静而同样充满力量的行动去帮助他们发起一场民权运动……
影片中,表演最完美的无疑是饰演女仆爱比琳·克拉克的维奥拉·戴维斯。相信在金球奖上,《帮助》如能有所收获,维奥拉·戴维斯的功劳不会小。
《抗癌的我》
约瑟夫演绎小清新
《抗癌的我》根据威尔里瑟尔的同名自传改编。人气明星约瑟夫·高登·莱维特凭借该片获得第15届好莱坞电影奖的年度突破男演员大奖,该片也挤进了刚刚出炉的金球奖提名名单。
电影《抗癌的我》讲述一个有为
青年被诊断得了癌症之后的故事。男主角亚当是电台节目制作人,有着和所有年轻人一样的生活———工作努力,有漂亮的女友,还有铁哥们。但是当他因为背疼去医院检查,被诊断得了癌症时,世界似乎整个都不一样了。
最初的日子里,亚当还积极面对这一切,去医院治疗,定期去找心理医生。最后才将得了癌症告诉母亲。当亚当开始化疗后,女朋友与他的关系开始疏远了。直到有一天,他的铁哥们凯尔发现亚当的女朋友与其他男人约会。凯尔随后当着亚当女朋友的面,捅破了真相。
和女朋友分手后的亚当在与心理医生交谈中,发现彼此都遭遇了分手,互相产生了好感。几天后,女朋友来取东西时,提出和好,遭到了亚当的拒绝。正当亚当心态越来越好时,一个病友的死亡给他带来了打击,让他觉得死亡真的很近。化疗没让亚当的病情好转,等待他的只有存在风险的手术治疗。手术前夕,亚当与凯尔一起喝醉了,并给心理医生打了电话……
《点球成金》
逆向思维的胆识
《点球成金》这部电影在分类上有点奇怪,说它是运动片吧,故事并非着重场上球员们的投打对决;说它是励志片吧,故事主角最后也没有得到象征性的胜利。不过,有一点
可以肯定的是,每个看这部由好莱坞帅哥布拉德·皮特主演的电影的人都会被它吸引。
皮特饰演的比利·比恩不仅是美国奥克兰运动家棒球队的总经理,也是一个“特立独行”、“思维怪异”的家伙,他几乎永远不按常理出牌,处理一切皆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就是这样的比利·比恩,却按照他自己所谓的对事物真谛的顿悟,对一切惯例常规的打破之后,成功组建和塑造了一支具有强大战斗力的棒球队。
在竞争激烈的美国高校联盟里,他的奥克兰运动家棒球队无论在人员和物质配备以及资金实力上都仅仅是“下三流”之列,然而,凭借比利·比恩的“出其不意”和逆向思维的管理方式,在好友彼得·布兰德的帮助下,在召集和物色了一批表面上看去都身怀缺点、性格偏癖,但骨子里却都拥有在棒球运动的某方面的超强能力的队员,以打破常规、突破传统的经营模式,在一片批评与质疑声中取得了骄人的比赛成绩,甚至达到了比肩实力雄厚的纽约纽约扬基队的程度!
电影渐入高潮,正当观众热血情绪完全被点燃后,随之而来的,却并不是运动家队的世界大赛冠军。故事回到比恩的个人原点:你如何定义你自己?钱是否可以代表某种程度上的认同想象?如果舍弃钱,你在乎什么成为你的核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