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冠军
另类求学路
上海电大已经不是第一次迎来世界冠军级的优秀学员,前些年有残奥会坐式排球冠军钟海虹,今年国际跳棋全国一姐,刘沛又获得了电大特等奖学金。
这位23岁的北京姑娘是全国智力运动会金牌得主,曾代表中国出征众多国际赛事,屡有斩获。刘沛6岁开始下棋,为了下棋,她曾经两度休学,在升学考试和下棋之间,她选择了自己钟爱的棋子。然而,就在刘沛追逐着梦想勇往直前的时候,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她的父亲,去世了。父亲留给女儿最后的叮咛只有四个字,“好好下棋”。带着父亲的嘱托,刘沛除了下棋之外,又选择了上海电大浦东新区分校,学习商务英语。从此后,她早起晚睡,脑子里不是黑白棋子就是英语单词,纯粹致极。天道酬勤,刘沛不仅补上了因为休学落下的英语基础,而且成绩迅速提升。现在,她已经能独自出国参赛,并成为了上海国际跳棋队外国教练的专职翻译。
知识创造奇迹
咱们工人有力量
在电大,除了世界冠军,更多的是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他们或许是流水线上的操作工,或许来自农村,缺乏技术,可是通过学习,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了新工业时代的佼佼者,成为了拥有过硬本领的技术工人、蓝领精英。
上海电大西南进修学院教学点的花茂飞,现在是强生修理公司二厂的首席技师。当初花茂飞中专毕业进城打工,在工地上搬过砖,打过地基。为学一计之长,他进入汽修厂,如饥似渴地钻研业务,很快便成为了技术能手。可是只会修车,却不明白其中的科学原理,就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汽修人才。于是,2009年,花茂飞选择了上海电大汽车专业。通过学习,花茂飞的岗位技能突飞猛进,由高级工破格两年提升为技师。2010年,在全国交通行业机动车维修技能竞赛中,来自全国的修车高手大多卡在了全英文的操作界面上,可花茂飞却发现,这些英文指示口令在电大的学习中全都接触过。最终他力压群雄,获得一等奖,被授予“全国交通技术能手”称号,并从交通部副部长手中接过了奖杯。目前,强生公司已经有100多位一线员工加入了电大学习,而花茂飞更是拥有了自己的“首席计师工作室”。
十二五期间,上海将在本市不同行业培养千名“首席技师”。而在电大,这样的“首席技师”可不止一位。闵行二分校的赵明也是一位“首席技师”。他十五年前来到上海,一路打拼,从农民工到破格转正,再到享受人才引进待遇,落实户口,赵明的每一步都与学习分不开。在闵二分校,赵明更是把学习看做生活在当下的使命,即便“首席技师”和“四优党员”的桂冠,也无法让他停下前进的脚步。
在这次的奖学金获得者中还有一位生产线上的女将,令人刮目。她是嘉定分校的李凤娟。这位汽车配件厂里的骨干技工,在2008~2010年度获得了上海市十大工人发明家称号,先后完成6项技术创新项目,其中4项荣获专利,初步实现经济效益350万元。来上海十六年,一个农村妹子变成了蓝领丽人。对于李凤娟来说,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就是学习、不停地学习。她常常说,“我觉得一直有人追着我,我必须拼命往前跑。”
心有多大
舞台就有多大
月薪3000的美容师岗位在普通打工妹眼中已是不错的工作,可是重庆姑娘李琼却毅然辞去了这个打拼多年才获得的稳定工作。因为,她知道美容院不能待一辈子,她希冀更精彩的人生舞台。辞职后,李琼在一家证券公司当起了勤杂工,同时报读了电大黄浦分校会计班。她几乎放弃了所有休闲时间,还在假期报读了自考本科。沉浸在金融领域的李琼,就像干渴的海绵,贪婪地吸收着知识的滋养。终于,李琼被破格提拔为客户经理,成为了一名都市白领。现在她即将学成毕业,可是她明白,要想在金融界立足,她的知识还只是冰山一角,继续深造是她惟一的选择。
闯关利刃
唯有学习
在奖学金的颁奖舞台上,有星光璀璨、有坎坷人生、有传奇故事,而更多的是各行各业的普通职员,面对职场瓶颈、激烈竞争、中年危机,他们选择了学习,用读书的胜利实现人生的再度跨越。
南汇分校的桂建敏从事物流工作,很忙,可学习却是他戒不掉的快乐。他嫌网络不够直接,面授课的互动才过瘾。每次上课他总是坐在第一排,课堂上总能出现他和老师拉锯式的对话。徐财贸分校的郭洋,三十出头已是公司总经理。然而年轻有为的光环,从未让他放松学业,日以继夜的努力创造了连年第一的优异成绩。
参加工作二十多年的倪伟,早已从学徒工成长为管理人员。可他还是选择农工商分校学英语。他常常半夜起床背单词,家里人都笑他是“神经病”,可就是这样超乎寻常的毅力感染了与他一同就读电大的妻子。英语的过关更让倪伟在工作中得心应手,为公司通过苛刻评审,获得欧盟市场通行证立下汗马功劳。
范钧人到中年,可是看着身边的年轻人不断进步,他也坐不住了。在杨浦分校,他克服了早六晚七繁忙的司机工作,提早一个月进入复习阶段,硬是从入学时连简单的学习计划都不会写到最后提前半年完成全部课程。他还自己拿着课本,琢磨着为公司一辆老也修不好的面包车彻底排除故障,令同事们刮目相看。
何乃文是江河幕墙公司的高级工程师,大学建筑专业的他却在团队管理上遇到了难题。好在公司与电大松江分校是校企合作伙伴。在电大,又多亏了学习小组的帮助,何乃文即便出差也能收到与课堂同步资料。快递公司更及时将他的形成性考核寄回了学校。当试卷上的分数转化为管理的实践,何乃文的团队从气氛沉闷、辞职率高,渐渐变得融洽而有干劲,最终为公司节约了工程管理成本1200万元。
百花齐放
分享为学习注入快乐
成人学习,总是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自身基础、家庭负担、工作压力……然而,上海电大似乎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帮助学员们克服一切艰难险阻。
黄施君听力残缺,父母又双双下岗。电大徐汇分校为黄施君减免了学费,而小黄也回报以百倍的刻苦。学习让这个在困境中的姑娘,越来越自信、开朗,她走出小家融入大家,还主动帮助其他同学,共同进步。
金山分校的莫建红是学生干部,她常常把自己的学习窍门上传网络,线上QQ、线下聚会,拉近心与心的距离。临近考试,有同学骨折,莫建红二话没说又是送资料,又是补课,直到把同学掺进考场,这才放心。
奉贤分校的李斌是一班之长,他和所有成人学习者一样,上有老下有小,环卫工作更要求他凌晨四点上班。可是无论多忙,他的心中却永远装着电大。他为同学们组织文体活动,召开校企互动咨询会,还曾经打着点滴参加学校的庆典。
陆荣庆曾经凭借自己的刻苦学习从一名普通工人竞聘为公司企业报记者,还负责了公司影视中心的编辑工作。他在闵一分校更是利用自己的摄影特长,为同学们服务,还当选为学生会副主席。有位外地的同学病了,他还主动赶去拍回视频,组织同学们募捐。现在,陆荣庆成了同学们心中的老大哥。毕业临近,同学们纷纷表示,“只要老大哥读本科,我们也跟着他一起读。”
岁月悠悠,学无止尽,曲折斑斓的学习故事从未完结,而新的生力军们又加入了寻求知识的行列。终身学习的诗篇,在上海电大谱写着、传承着、弘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