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上海南站“上朱线”终点站时,站台上已有两辆车,问驾驶员是否去朱家角,回答称都不去。此时,已在车上的三位乘客听说后马上下车。半小时过后,两辆车先后开走。之后又一辆车进站,记者再次上前询问,回答仍是不去,要记者自己去问调度员。记者走进“上朱线”调度室,几位司售人员告知,这里去朱家角的车辆很少,要等十多分钟,也不知有没有,他们劝记者先到青浦再换车去朱家角。
据不少乘客说,“上朱线”现在去朱家角的车相当少,基本上都是到青浦汽车站。记者在上海南站观察近十分钟,好几辆车的车门右侧腰牌上都赫然写着“上海南站到朱家角汽车站”的标识,有几辆车的前挡风玻璃下侧还摆放着“上朱线”的指示牌。
既然“上朱线”有部分营运车辆不去朱家角,为何不能给乘客一个明确提示?记者在上海南站乘上一辆去青浦汽车站的“上朱线”。该车经过上海师大、程家桥、赵巷等几个客流量较大的站点时,售票员几乎一声没吭,未作任何提醒。几位要去朱家角的乘客上车后才知只能到青浦时,大有上当的感觉。
为此,记者采访了青浦公交公司一位负责人,他介绍说,“上朱线的客流近年来逐渐下降,为了合理安排运能,上朱线采取了分别到朱家角和青浦的两套时刻表,并报上级管理部门备案。”他随后表示,对具体营运过程中标识不到位、服务欠周到的问题,公司将会根据乘客意见加以改进和完善。“我们将加强司售人员的培训教育,在服务上更人性化、精细化。”
本报记者 张欣平 通讯员 刘天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