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专家呼吁遏制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
~~~——专家呼吁遏制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
~~~——专家呼吁遏制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
~~~——专家呼吁遏制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
~~~——专家呼吁遏制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
~~~——专家呼吁遏制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2年01月0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发“非遗”不能像开发小煤矿
——专家呼吁遏制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
赵琬微
■ 浙江东阳把童子尿煮鸡蛋列为“非遗”引争议 图 TP
  新华社北京1月8日专电 (记者 赵琬微)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马盛德8日在北京大学表示,对“非遗”项目的开发利用要有节制,要把握好适当的尺度。遏制过度开发、盲目开发、甚至大肆滥用现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个紧迫任务。

  在8日举行的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分论坛上,多位专家呼吁加强对“非遗”核心文化内涵的保护,避免机械化生产、过度商业化对其造成的影响。

  “不能像开发小煤矿一样粗野地开发有着悠久历史和较高文化价值的‘非遗’项目。”马盛德说,在一些地区,对于“非遗”保护的理解出现严重偏差,一味追求产品数量、经济效益,忽略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技艺和文化内涵的认识。

  专家指出,近年来市场上出现的一些印刷品唐卡,成本低廉、工艺粗糙,严重冲击了传统的以珍贵的天然矿物为原料、手工绘制的唐卡艺术市场。手工绘制的唐卡生产周期长,投入成本高,有很高的艺术审美和收藏价值。在生产中进行“祭拜”“洗礼”等仪式都体现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虔诚之心和敬畏之感。但印刷品唐卡完全丧失了这些文化内涵,也丧失了唐卡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核心、最有价值的地方。

  专家提倡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对“非遗”进行保护,针对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中的药物炮制工艺以及传统美术类等具有生产性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应在不违背传统手工生产规律的前提下进行保护和发扬。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评论·综合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财经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法治视窗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专版
   第A22版:升学指导
   第A23版:深度报道
   第A24版:广告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健园/养生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健园/康复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特稿
开发“非遗”不能像开发小煤矿
作品表现生活的广度和深度增加
绿洲画院举办庆典画展
挑选“性价比”最好的书画家
送孩子们一片山川大地
广告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11开发“非遗”不能像开发小煤矿 2012-01-09 2 2012年01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