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升学指导
     
本版列表新闻
——星期8小镇对话音乐大师陈钢~~~
——星期8小镇对话音乐大师陈钢~~~
——星期8小镇对话音乐大师陈钢~~~
     
2012年01月0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星期8小镇对话音乐大师陈钢
我们都是有梦想的孩子
■音乐家陈钢(左)和小提琴家潘寅林(右) 和小记者萱萱共话童年梦想
  星期8小镇是一家以快乐成长为导向,致力于开发和培养儿童社会认知和综合成长素质的角色体验中心,通过对儿童兴趣的开发,启发他们对未来梦想的探索。在其3周年庆典之际,星期8小镇携手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潘寅林及著名音乐家陈钢夫妇,将给沪上拥有音乐天赋的孩子与大师同台的机会。日前,星期8小镇的小记者萱萱与陈钢对话两代人对梦想、音乐和童年的理解。

  梦想的进阶

  年仅11岁的萱萱在前不久的钢琴考级中取得了“九级良好”的成绩,她梦想成为一名音乐家。而她最想问陈钢老伯伯的问题是:他儿时的梦想是怎样的?是当音乐家吗?

  曾以一部《梁祝》小提琴协奏曲蜚声中外乐坛的陈钢,其父亲是《夜上海》等名曲的创作者,自小在良好的音乐氛围中长大,成为一名优秀作曲家好像是理所当然的事,但已年过古稀的陈钢老师却说:“我小时候想做个大文学家。”陈钢回忆说,当时自己就读的学校有一位看门工人。陈钢总是去找他聊天,发现他虽然生活贫苦,但熟读《古文观止》,很有文化。这触动了年幼的陈钢,也促使他创作了第一篇小说——《长脚归来兮》。那年的陈钢只有13岁。

  后来,经过一系列的巧合,陈钢最终走上了音乐这条路,尽管如此,陈钢并未放弃儿时怀揣在心底最初的那个梦想。现在的他,经常会受邀为报纸和杂志撰写专栏,可谓“兼职”实现了儿时的文学梦想。

  出名要趁早?

  陈钢与何占豪合作创作《梁祝》时只有24岁。“我作曲是很偶然的。”小时候怀揣文学梦的陈钢,长大后被分到机要干校。因为视力不合格被退回,当时一位苏姓老师推荐他去文工团,也是在去了文工团后,陈钢才正式把学琴当一回事儿,很用功。

  后来,陈钢走进了上海音乐学院。1959年,管弦组想创作一部大题材,讨论下来决定写《梁祝》,当时上音的副院长动员年轻的陈钢与他们一起合作。那时候,中国在交响乐上是空白的,解放前只有小品,没有影响力。“我觉得伟大的民族、伟大的国家需要有伟大的声音”,正因为这股子激情,最终成就了《梁祝》,压根没有想过“出名”。

  还孩子一个童年

  这次音乐会中,星期8小镇将为十名拥有音乐梦想的孩子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陈钢现场指导孩子们。星期8小镇的小记者萱萱在谈到自己学琴经历时说,有时候会被妈妈逼着练琴,再加上现在课业多,压力挺大的。对于现在背负着各种压力的有梦想的孩子,陈钢是怎么看的呢?

  作为一名资深音乐人和长者,陈钢告诉孩子们,音乐听起来是美好的,但创作的过程是艰苦的。做艺术,包括做任何事,都要坚持。陈钢说:“我们大学作曲系管星期天叫星期七,因为没有休息天。当时,我很渴望有一个星期8。”这也是星期8小镇创建的目的所在,希望孩子们能有一个让他们尽情玩耍,自己做主,自由体验的“星期8”。

  编辑TIPS>>>

  星期8小镇 www.edaytown.com

  电话:400-820-5066 

  地址:上海闵行区都市路5001号仲盛世界商城5楼(近地铁1号线莘庄站南广场出口) 

  营业时间:逢周一、三、四开放上午场(10:00-14:00),逢周二、周五、周六、周日和节假日开放上午场和下午场(15:30-19:30)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评论·综合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财经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法治视窗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专版
   第A22版:升学指导
   第A23版:深度报道
   第A24版:广告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健园/养生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健园/康复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特稿
我们都是有梦想的孩子
新民晚报东方大力神 高考名师辅导“排片计划表”
玩科学把戏
新民晚报升学指导A22我们都是有梦想的孩子 2012-01-09 2 2012年01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