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采众长,勇于创新,是麦克菲林成为大牌歌星的奥秘。父母都是古典音乐歌唱家的他,学过钢琴、研读过音乐理论,年少时玩过流行音乐,又参加了来自新奥尔良的爵士乐队。不过,他并没有从中选择一条道路,却把自己的经历当作了创新的资源。38岁那年,他采用分轨录音与后期合成的技术,用人声演唱了具有多声部效果的《Don’tWorry,BeHappy》,一举夺得美国公告牌单曲冠军和三项格莱美大奖。从此,麦克菲林的名字便与“人声魔术师”捆绑在了一起。
他不仅以人声演唱了弦乐曲《G弦上的咏叹》,还与马友友合作了大提琴与人声二重奏唱片《Hush》,这张专辑竟然雄居公告牌排行榜两年之久。当然,他还在与钢琴家、歌唱家、爵士乐团的合作中,用人声幻化出无穷无尽的音乐图案。他甚至还在音乐会上拍胸、击掌、引吭、低吟,独自放歌罗西尼的《威廉·退尔序曲》。2000年,他在莱比锡市广场举行的“摇摆巴赫”音乐会,更让当年的巴赫音乐节闪耀着跨界的亮丽色彩。
对于首次访沪演出,博比·麦克菲林十分期待。2003年,他曾与时任纽约爱乐大提琴副首席的上海籍演奏家倪海叶,在纽约合作上演了维瓦尔第的《双大提琴协奏曲》,排练期间,他了解到了上海有一座历史悠久的音乐厅。因此,这次应邀欣然登台,他表示将充分展现自己即兴表演的特点,希望听众能一起互动,他将根据即时的感受和灵感,创作不可复制的现场音乐,中间还会融入中国的文化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