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康健园/康复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3月1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疼痛可控 无须再忍
袁缨
  继本刊上周一介绍《上专病门诊看神经痛》之后,引起了广大读者对疼痛的关注和重视。还有些读者反馈,毛病到了非手术不可的地步,却出于畏惧疼痛而不得不打退堂鼓,那么,有没有“不痛的手术”呢?

  按照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行政主任王秋根教授的说法,以目前的医学发展水平,手术达不到完全无痛,不过,减轻和缓解手术前后的疼痛,在市一医院骨科的疼痛控制病房内(也称“无痛病房”)可以得到良好实现。

  以往在骨科病房里,无论术前术后,满眼望去,个个脸上愁云密布,口中叫痛不迭。当时,人们普遍认为疼痛是疾病的一种自然过程,能忍就忍着,运用止痛药会成瘾,且副作用很大,最好不用。一部分中老年患者往往凭借坚强的意志克制自己强忍剧痛。而医务人员也只是在患者“痛不欲生”时才为他们使用止痛药。

  随着人类对医学的深入认识,疼痛被列为五大生命体征之一,癌症三阶梯止痛法得到临床推广。手术前后的疼痛逐渐成为阻碍治疗顺利开展的绊脚石,对疼痛听之任之不能满足现代医学的发展要求。从2009年起,市一医院骨科病房开始推行疼痛控制病房管理理念。疼痛管理需要骨科医生和护士携手努力,是一套全新的医护管理模式。医护人员在量体温、测脉搏时会多问一句:“痛不痛?痛得厉害吗?”然后,通过脸谱法或者疼痛量表完善疼痛评估并做好记录。根据患者的疼痛评分,医生选择不同的镇痛方案,包括个体化镇痛,物理治疗联合药物的方案,以选择性环氧化酶2类抑制剂为基础的多模式镇痛方案。病人可以相对轻松地配合医生进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王秋根教授指出,疼痛管理是一项基本人权。通过建立完善的疼痛评估体系、多模式镇痛、个体化镇痛等新方法,将按需给药调整为按时给药或预先给药,可达到最佳的镇痛效果,使患者安全、舒适地度过围手术期和功能康复期。该模式实施以来,病人的疼痛程度减轻了,并发症减少了,运动能力提高了,情绪开朗了,同时提高了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减少了住院天数,提高了床位周转率,医患关系更为融洽。

  医院疼痛管理体系在国际上有专门的机构进行规范和完善。国际医疗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CI)标准是全世界公认的医疗服务标准,该标准最大限度地实现“以病人为中心”,建立相应的政策、制度和流程以鼓励持续不断的质量改进。目前市一医院等国内一些大医院已经借鉴了JCI疼痛管理标准和先进经验,推进“无痛病房”的建设。袁缨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综合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民生新闻
   第A06版:第6届春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法治视窗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基金专版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健园/养生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康健园/保健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疼痛可控 无须再忍
手术是解决“疝”的唯一方法
再好吃的食物也当适可而止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查眼睛
乳腺癌术后尽早功能锻炼
广告
新民晚报康健园/康复B03疼痛可控 无须再忍 2012-03-19 2 2012年03月1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