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中国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鸣沙”现象被科技人员“复活”~~~
“鸣沙”现象被科技人员“复活”~~~
“鸣沙”现象被科技人员“复活”~~~
“鸣沙”现象被科技人员“复活”~~~
“鸣沙”现象被科技人员“复活”~~~
“鸣沙”现象被科技人员“复活”~~~
“鸣沙”现象被科技人员“复活”~~~
     
2012年06月25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鸣沙”现象被科技人员“复活”
失声的沙子如今又会“唱”了
张文静
  据新华社兰州6月24日电 (记者 张文静)“鸣沙”这种几近消失的奇特自然现象近日在科研人员的技术支持下“复活”。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了解到,该所屈建军研究员经过近20年的实验研究,提出影响鸣沙发声的根本原因在于沙粒表面多孔的物理结构,并通过对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的景区沙坡头哑沙的科学恢复,首次对鸣沙实现了人工再现。这一奇特的自然现象目前已“入住”沙坡头风景名胜区沙漠博物馆内。

  据屈建军介绍,在沙坡头风景名胜区沙漠博物馆内,当游客穿着特制的木屐踩在经过处理的沙子时,沙面就会发出一阵阵好像狗叫一样的声音。“这与在美国夏威夷群岛的高阿夷岛上‘犬吠沙’现象一致。游客可以通过这种方法亲身感受鸣沙这一奇特的自然现象。”

  所谓鸣沙就是会发声的沙子。鸣沙又称为响沙、哨沙或音乐沙,在海滩和沙漠中常有分布,尤以沙漠鸣沙最为罕见。据史载,听鸣沙、滑沙早在西汉时就成为敦煌居民庆贺端午节的一种重要的民俗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鸣沙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宁夏中卫沙坡头、甘肃敦煌市鸣沙山、阿拉善右旗的巴丹吉林沙漠以及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境内五峰鸣沙等地。

  由于人为不合理的过度滑沙和自然环境的变化,现今包括宁夏中卫沙坡头、甘肃敦煌市鸣沙山在内的多数地区的鸣沙已丧失发声特性。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第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专题报道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上海人家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波兰乌克兰欧锦赛
   第A18版:波兰乌克兰欧锦赛
   第A19版:波兰乌克兰欧锦赛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国际新闻
   第A23版:国际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健园/养生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健园/康复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我载人航天工程共花费390亿元
南方42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
温州车改 首批卖掉二百十五辆公车
涝的,淹煞 旱的,枯死
澳门调升最低维生指数
武汉建行爆炸案二审 维持原判
失声的沙子如今又会“唱”了
新民晚报中国新闻A15失声的沙子如今又会“唱”了 2012-06-25 2 2012年06月2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