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这下我们就放心了
陈晶非常理解这些叛逆少年的心态,她对方所长说:“这些丹麦学生看上去人高马大,但从他们的作案心态上看,都很稚气。”她提出了处理方案,把他们家长叫来,通报他们儿子的行为,责令写出书面检查,并按照外国流行的惩罚做法,在学校里打扫卫生“劳动改造”。所长感到陈晶的意见非常到位,点头应允。
居住在小区的两个韩国学生,2008年春季,与另外三个同学一起抢劫了徐家汇两个女士的助动车。因他俩是跟班望风的,认罪态度好,从宽处理,最后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期一年半。陈晶接到法院的通知书后,马上上门了解情况,谈心交流,他们都意识到了自己的罪过,表示愿意回报社会来改造自己。
为了矫正他们的不良行为,给他俩改过自新的机会,陈晶根据小区韩国人多达百分之三十、许多人想学韩语的情况,请这两个缓刑期的韩国学生担当志愿者,每周义务给社区居民上一次韩语口语课。他俩非常高兴地接受了任务,每周六的上午来到街道教韩语口语,20多个老学生跟着两个韩国小教员风雨无阻,坚持学习了一年,韩语口语大为长进,许多人能简单交流。老学生对两个韩国小教员认真耐心教学交口称赞。教学相长,小教员也在宽松的环境下,在老人的关心下改过自新,增强了自信。
一位韩国学生的家长不会讲汉语,托同事打电话来表示感激之情;另一个学生家长于2009年春节期间,特意来到派出所找到陈晶致谢。
陈晶加入警队后,不断地听所长和教导员说要学习马天民为民服务的精神。做学徒时,陈晶跟着师傅帮助辖区里的烈士遗属做些家务活,节假日带些取暖器等礼品上门慰问,还陪老人外出观光。团组织每月5日到豫园商场设为民服务点,陈晶都积极参与,她还捐款,甚至报名参加捐献骨髓活动。但是来到月河小区,住户都是富裕阶层和外国居民,学习马天民做好事的形式也应该有变化。她感到马天民的精神实质是爱民,应该传承的是一种精神,所以她走访居民时,发现居民最需要什么,就努力去做什么。
4号楼有一对美国归来的华人医生,都80高龄了,他们年轻时在美国行医,老了特别想念故乡,便叶落归根地回到了上海定居。他们很有钱,也不缺什么,就缺儿女在身边照顾,可惜儿女都在美国鞭长莫及。
陈晶上门走访时了解到这一情况,递给了他们一张便民服务卡,对老夫妇说:“你们有什么急事,打个电话来,我马上会赶来的。”
老夫妇听后特别感动,没想到家乡的警察还管生活上的琐事,他们动情地说:“这下我们就放心了。”
从此,陈晶经常到老夫妇那里去转转,特受老人欢迎。陈晶每次去后,都将老夫妇平安无事的信息传给老夫妇远在美国的儿女,他们每次收到短信,万里之外马上传来感激之情。
为了与各国居民沟通感情,陈晶在熟练掌握英语的基础上,又自学了德国、日本、意大利、韩国等国的问候语,并特别留心各国的风土人情和地理历史。他平时见到老外会用其家乡话与他们热情地打招呼,对方感到惊讶的同时,有种他乡遇故知的亲切,说不上几句陈晶就捉襟见肘了,但她会熟练地使用英语,聊对方家乡的风土人情和旅游胜地,使对方感到特别温暖。这样既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她还注意把握好每次护照登记、安全宣传和社区服务的机会,尽力提高中国警察的亲民形象,也为以后上门办事打下基础和需要帮助作了铺垫。
2007年7月30日的傍晚,5号楼5楼有对中国的小夫妻吵架,女方一时想不开,从阳台上爬到了4楼至5楼的平台上,声言要跳楼自尽。老公见之吓得马上报警。警察风风火火地赶来后,好言相劝,稳定其情绪,但这名外来妹不愿下来,彼此僵持着,围观者众多。
19时10分,分局局长及指挥长也赶来坐镇指挥,并调用了警力控制了现场的秩序。苦口婆心地劝说到21时许,女子的情绪又波动了起来,并从4楼平台爬到了5楼的阳台上,随时有可能跳下来。方所长根据突变的情况,决定派民警通过5楼营救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