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居住的小区里,有位83岁高龄的独居老人,是个孤老。去年心脏动了手术后,突然想到原来的生活质量太差,居处狭窄,三餐茶饭麻烦而又单调,缺少人际往来,亟需改变生活环境。他通过居委找到一家养老机构,每年费用6万元,预付3年,有50多平方米的独用套房,配套设施和护理服务都比较完善。他的单位和居委,帮助他出售了一室户住房,得房款80多万元,存入银行。以后单就退休工资加银行利息,就足够支付养老费用。
前不久,小区里又有一位独居的八旬老人,女儿为他办了手续,住进这样高档的养老院,因为他退休工资高,加上原来住房出租的租金,已足够支付各项养老费用。我为这两位老人获得新生活而感到庆幸,但也不无遗憾地想到,如果这样的日子早来10年、15年该有多好?当然过去没有以房养老,房价没有这样高,条件好的养老机构不多,现在条件具备,为什么不能让同样境遇的老人,早早通过以房养老等方式,住进这样的养老院呢?
我家有多个姐妹,都已年过八旬。10年前,大家还热热闹闹、来来往往,这几年来风云突变。先是有两位妹夫相继去世,妹妹们虽然生活无忧,住房宽敞,但是身体却日渐衰弱,百病缠身,行动不便。子女大多又不在身边,日常生活要靠保姆料理。在这般困苦的情景下,有的就会想到了敬老院,但是以这样的多病之躯,再想去接受新生活,为时已晚。在老年公寓里,我就看到过许多年纪不甚老的夫妇,一起早早入住安家的。
对于所有的老年人,有比筹措养老金更重要的事,就是应该在70岁之前,选择好一个适合自己的养老模式,不要错过了黄金时机。 杨雪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