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郑州消息:本月初,参加今年高考的河南周口卫校的14名学生发现,自己在网上填报的对口高考志愿被人篡改,第一志愿均被改成“山东现代职业学院”。昨日,记者从周口警方获悉,涉嫌篡改学生高考志愿的犯罪嫌疑人李某已在山东某地落网,正在押回周口的路上。
据承办此案的周口市公安局文昌派出所民警介绍,经过侦查,有证据证明校外招生人员李某等人有重大作案嫌疑。事发后,李某等人逃匿。其间,周口警方积极和教育部门联系,并承诺在案情有所进展的情况下,愿意向省招办出具相关证明或处理意见,力争早日为14名考生挽回“损失”。
昨日下午6时左右,记者获悉,涉嫌篡改学生高考志愿的犯罪嫌疑人李某在山东某地被抓获,办案民警正将其押回周口。记者打电话给周口市公安局文昌派出所有关民警,他证实了李某已经落网的消息,并称所里领导也正在等待犯罪嫌疑人到案,具体案情需等审讯后才能揭晓。据了解:省招办提供的IP地址和网吧的监控录像让李某露了马脚。李某得知了考生的报考密码后,在一家网吧的电脑上,将考生的志愿修改。目前,公安机关正在积极和教育部门联系,建议早日为考生修改志愿。
对口高考志愿被篡改后,不但14名受害学生焦急,这些学生的家长更是忧心如焚。因为,按照相关规定,14名学生如果按这一志愿(即“山东现代职业学院”)被录取,而不去报到,3年内将不能参加高考,3年后也只能以社会生源的身份参加。
对此,河南省招办相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对口招生录取工作将于8月2日开始,在此之前,一旦公安部门拿出定性处理意见,省招办会根据情况,尽量挽回考生损失。
(据大河报)
【相关链接】
招生人员为提成铤而走险
近来,河南省发生了数起考生的高考志愿被篡改的事件,是什么让高校招生人员铤而走险?招生背后隐藏哪些猫腻?
来自江西一所高职院校学生白某(化名),从大二起,就在江苏、河北、福建、贵州等省份兼职招生。深谙招生之道的白某在接受采访时说: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老师会在每年放暑假前领到招生任务,这些任务直接和老师的收入挂钩。
每个老师都有指标,比如说一个班主任要招20个,招不了20个的话学院里面要扣你的钱。多招一个的话,每个老师可以拿到奖金。老师就相当于代理。老师是一级代理,我们是二级代理。
白某在上学期间,共为一所公办、两所民办的高职院校招过生。他说,民办学校的收费更高,给招生人员的提成也更高一些。
招生的模式都是一样的,到学校招生办找负责这方面的老师,我们那个时候招一个人带过去,报完名,交完学费,学校就会给你1000块钱。
宝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