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完成“一校一医”对接工作
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方面,全市迄今累计登记高血压患者109.5万,随访管理105.5万,管理覆盖率46.44%;管理糖尿病患者29万多人,规范管理率90.01%。2011年,静安、徐汇、闵行、松江、嘉定和青浦等6个区已顺利成为国家首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浦东、长宁、普陀、闸北、虹口、杨浦、宝山、金山、奉贤等9区的创建工作正在全面推进之中。
市卫生局与市教委联合制定“医教结合”工作规划,全面开展影响儿童健康的主要疾病和肥胖、缺乏运动等健康危害因素的干预与评估,在全市范围内基本完成“一校一医”对接工作。目前,全市共有1900多名临床医务人员和公共卫生专业人员与3200多家中小学和托幼机构建立了对接机制,基本形成一支实施“医教结合”工作的基层队伍。
与此同时,学校因病缺勤缺课监测系统进一步完善,监测覆盖面已覆盖全市近95%的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托幼机构,今年上半年,本市中小学生和幼托儿童报告甲乙类传染病病例数较去年同期下降了34.53%,学校传染病防控成效明显。
初步建立针对新生儿先心病筛查体系
本市还初步建立起了针对新生儿先心病的“筛查-诊断-评估体系”,即对在助产医疗机构出生的新生儿开展简便易行的7项先心病临床指征筛查,定点儿科专科医院以无创伤性的超声心动图为核心诊断技术开展诊断,并对确诊患儿实施评估和后续干预。项目已在闵行、嘉定试点,筛查新生儿12000多例,验证并确定了7项临床筛查指标,规范了转诊和后续干预的工作流程。项目将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开。
另一项正在积极筹建的项目,是以华山医院(“中国卒中中心建设项目”上海培训中心)为核心,整合全市医疗卫生资源建立全市性的“脑卒中预防-干预-救治”网络体系,内容包括在区县范围内覆盖区县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区县疾控中心的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管理网络,以5~6家三级医疗机构为核心的区域性高风险人群治疗性干预和发生卒中后转运急救网络,打造本市“脑卒中60分钟卒中救治圈”及工作模式。项目已在虹口区试点并取得初步成效。
“数字化健康教育”初显品牌效应
“数字化健康教育”也初显品牌效应。市卫生局与中国电信合作在IPTV开设“12320健康频道”,已制作上线了200多部防病治病、保健养生、强身健体、心身成长、营养膳食、康复关爱等各类节目,其中,“话健康”、“健康三人谈”、“健康讲坛”等已形成一定品牌效应,受到市民广泛好评。
为提升公共卫生学科人才建设,本市新增了公共卫生高端人才海外研修项目。通过多轮擂台和专家评审,已确定建设流行病学等11个重点学科,培养30名学科带头人、20名青年人才、10名公共卫生高端人才。
市卫生局负责人今天表示,力争到2013年末,本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将基本实现“疾病干预科学高效、健康管理自主普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优质均等”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