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京清说,十八大代表选举工作按照履行党章、发扬民主、加强领导、选好选优,确保代表的先进性和广泛代表性的总体要求,既充分借鉴十七大代表选举工作的经验,又与时俱进,改革创新,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举措,取得了圆满成功。
一、具有广泛代表性 中共中央提名的代表候选人顺利当选
王京清介绍,当选代表涵盖了经济、科技、国防、政法、教育、宣传、文化、卫生、体育和社会管理等各个领域;既有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又有生产和工作第一线党员;既有工人、农民、专业技术人员和军人,又有基层干部和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还有来自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社会组织的党员。结构与分布比较合理,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中共中央提名的代表候选人,分别在有关选举单位参加选举并顺利当选。
王京清具体介绍了当选代表的结构特点:
(下转A5版)(上接第1版)
一是生产和工作第一线党员代表数量增加。他们中,党员领导干部1578名,占69.5%,比十七大时降低了2.1个百分点;生产和工作第一线党员692名,占30.5%,比十七大时提高了2.1个百分点。其中,省(区、市)当选代表中,生产和工作第一线党员所占比例平均为34.4%,比十七大时提高了2.6个百分点。
二是工人党员代表比例较大幅度提高。工人党员由十七大时的51名增加到169名(包括农民工党员26名),占7.4%;其中,省(区、市)和中央企业系统(在京)当选代表中,工人党员占10.4%。
三是女党员和少数民族党员代表数量增加。女党员521名,比十七大时增加76名,占23%。少数民族党员代表249名,比十七大时增加了7名,占11%;43个少数民族有代表,比十七大时增加了1个民族。
四是代表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学历层次较高。当选代表平均年龄为52岁。其中,55岁以下的1471名,占64.8%;45岁以下的399名,占17.6%;大专以上学历2122名,占93.5%。年轻党员代表数量增加,35岁以下的114名,占5%,比十七大时提高1.9个百分点。
五是改革开放以来入党的党员成为十八大代表的主体。当选代表中,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入党的3名,抗日战争时期入党的4名,解放战争时期入党的5名,新中国成立后入党的2258名,其中1976年11月以后入党的1640名,占72.2%,比十七大时提高20.5个百分点。
二、产生程序更规范
王京清介绍,中共中央要求要把发扬党内民主贯穿于十八大代表选举工作的全过程,并规定了十八大代表选举的原则和办法。各选举单位认真落实党员在代表选举工作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为此采取了以下举措:
一是代表产生程序进一步规范。主要包括五个环节:推荐提名、组织考察、确定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名单并进行公示、确定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召开代表大会或代表会议选举代表。
二是推荐提名的方式进一步完善。各选举单位采取分名额推荐或全额推荐方式推荐提名代表人选。其中有11个省市采取了全额推荐的方式,每个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可以按照分配给该省的代表名额,跨地域、跨行业推荐自己认为适合的党员作为代表人选。
三是代表人选公示力度进一步增大。
三、代表年龄最大最小相差74岁王京清还说,当选代表中年龄最大的是原北京市顾问委员会主任、原北京市市长焦若愚,1915年12月出生,1936年入党。年龄最小的,是刚刚在伦敦奥运会上取得女子200米蝶泳冠军的焦刘洋,1990年3月出生,200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