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约架,尚未媾和,“蟹业”约架又杀气腾腾。
近日,一场阳澄湖“蟹券之争”闹得万众瞩目:约五十家左右的阳澄湖蟹农参与了淘宝网站举行的“大闸蟹提货券团购活动”,给出了“极其离谱”的价格;大闸蟹行业协会闻讯便公开质疑“正宗阳澄湖大闸蟹不可能那么低价,也不可能有那么大的供应量”,并表示要追究这种“扰乱行业秩序”的行为。
于是,一年一度的蟹事,从菜篮到心情,再度牵动广大消费者的眼球。
说蟹,其实还是“纸蟹”或者“期蟹”,活色生香的湖蟹还在水中逍遥呢,某网挂出的预售蟹券竟然已经低到“109元八只雌蟹”(3.5两)的地步,令人瞠目结舌。
在“蟹天蟹地蟹券促销”活动中,记者日前看到,销售排名前三位店家的总销售量已突破2万余份。因此公众的疑惑不是没有来由的,一是“忧”,正因为是预售的是“期蟹”,正式开捕后供应量能否跟得上?届时会否以次充好?二是“愤”,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如果雌的3两左右,以往总要八九十元一只,现在贱到只卖13元一只,难不成“正宗”阳澄湖蟹的成本,真的这么低?“再便宜,百达翡丽怎么可能卖电子表的价钿呢?!”
为探明真相,今年9月22日的“开捕节”前夕,根据行业协会的介绍,记者探访了阳澄湖大闸蟹标准化养殖基地。
大闸蟹的成本是多少?
秋风初起,“蟹战”就从水中斗到纸上,针对舆论批评大闸蟹行业协会有“垄断价格”之嫌,记者采访了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会长杨维龙先生。
记者问:“有质疑者问,为什么阳澄湖大闸蟹低价竞争就不合理呢?即使养殖成本提高,但今年螃蟹的产量以及网络销售的成本压缩等,都为大闸蟹价格提供了下降空间。何况还有蟹农明确表示,团购是为了‘保本经营赚吆喝’,这也是阳澄湖大闸蟹跌价的基础啊。”
杨会长听了微笑,“市场是自由的,”他说,各种商品的低价竞争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请注意,低价竞争永远不会突破资本运行的基本规律,比如有篇文章承认阳澄湖大闸蟹养殖成本提高了,但产量增加了,所以仍然为降价压缩出了空间,换句话说,‘10元一只3两雌蟹’是合理的,我很想问一句,您的‘产量增加’的依据是什么?调查过吗?阳澄湖大闸蟹的产量年年徘徊在2300吨—2500吨之间,绝不可能再增加的,这是国家为保护大闸蟹原产地生态而作出的刚性规定!在销售上,大闸蟹一半以上(偶尔甚至三分之二)要提供给全国范围,那几十年长期固定的老客户(包括港澳台新)的供货协议是可以随意处置的吗,而上海——仅上海的市场,号称“阳澄湖蟹”的,每年倒有几万吨!大家自己想想,那二三十元甚至十元一只的蟹,是不是“阳澄湖蟹”!
“价格竞争的第一底线就是成本,”杨维龙说,“在商言商。常态下,价格不会背离成本太远,只有遇到极反常的高压,资本才会不顾一切地‘自杀’。目前看来,阳澄湖蟹的销售形势和预判并无‘惊涛骇浪’,所以,所谓的‘团购保本’,它的‘一本线’或者‘二本线’在哪里?阳澄湖大闸蟹的成本(雌3两)真的只有13元甚至10元吗?我们还是请第一线的养殖企业来说说。”
但事实上,成本一般来说都是企业的“秘密”,敢于公布“秘密”的企业,既要具备行业典型性,又要拥有市场诚信度,于是根据水产行业协会的介绍,记者选择了昆山市水产有限公司的产品“水中仙”大闸蟹,其原因不仅因为从法律上说,它是“国家阳澄湖原产地保护001号”,而且还因为它是阳澄湖地区唯一一家由国家指定的出口单位,具备国标商品的特征。
昆山市水产有限公司总经理庄福明经董事会讨论授权,第一次公布了阳澄湖大闸蟹的商品成本。
庄总介绍说,雌性的“水中仙”大闸蟹,3两左右,公司的“原产地离水价”至少60元一只,这是它的“原始饲养成本”决定的:蟹苗、各种饵料;渔网、船只等各类设备的投入和折旧;油、水、电等各种能源的日夜耗损;各类人工工资的支出(比往年涨了40%以上);而最不能绕过去的成本,就是大闸蟹养殖过程中的“正常死亡率”,年年都在20%以上……
“其次是商品蟹销售成本”,庄总继续介绍说,每只蟹的防伪“戒指”,必须向“阳澄湖大闸蟹保护办”申购,每枚0.35元;扎蟹绳每根0.3元;包装盒每只15元;人工包扎费,每只0.25元;产品介绍卡每张1元;物流(快递)每篓蟹为20元至40元,还有成品蟹死伤耗损5%—10%,网站推广提取15%—25%,除此外,还有6%—13%的各种税收(包括普通发票与增值税发票)……
记者粗粗算了一下:明细账,加上不菲的销售成本,每只3两的雌蟹成本至少超过了70元,庄总听了插言道:“正常的利润还没包括在内呢。某些网站如其所说卖的是正宗‘阳澄湖蟹’,那么,10元钱买一只蟹钳都不够。因此不管网站销售的是否“辽蟹”、“闽蟹”、“瓯蟹”——只要10元、20元一只的3两雌蟹,除非自杀性抛售,其正宗的“阳澄湖蟹”之可能性,应该极小。
大闸蟹的洞天福地
中国渔业协会副会长刘忠也在现场接受了记者采访。他认为,“网购期蟹”有积极一面,电子商务的潮流,浩浩荡荡,不可阻挡,我们应当积极顺应潮流,但也要有序而理性地竞争。任何一种水产品的价格无论过高还是过低,一旦离谱到无法解释、难以自圆其说的程度,中国渔业协会就要加强实时监测和市场调研了。常态下,3两左右的“正宗”阳澄湖雌蟹,如果逼近一只10元,一般来说只有三种可能:一、爆发性的蟹灾,这样的蟹灾明代清代都爆发过,大片稻田被螃蟹洗劫一空,稻田里只见螃蟹不见谷。二、“诚信”存疑。三、企业自杀性抛售。既然存在这三种可能,行业协会就不能不关注,但市场上的价格战,一定程度具有自主性,协会是不会干预的,更不会组织、促成价格联盟。
那么,正宗的大闸蟹有什么标准呢?刘副会长调侃地说,他现在自己也搞不太清楚了,从外观看,传统的标准是青背、白肚、金爪、黄毛,但现在的“科技”都能解决这些难题,换句话说,传统标准不灵了,真正的大闸蟹生活在哪里,你们应该实地看看。
于是在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潘建林的陪同下,我们坐船直抵阳澄湖湖心,听他介绍原产地大闸蟹的独特生态。
“首先就是感觉它们生活在‘快活林’”,潘建林说,阳澄湖大闸蟹生长环境的最宜水深为2米左右,太深或太浅都影响蟹的品质。阳澄湖的地理地质和水文特点,分为西湖(属苏州,4米水深)、东湖(昆山,2米水深)、北湖(常熟,3—5米水深)三处,历史上一直以东湖的水生植物长得疏密得当,昆山市水产有限公司得天独厚,拥有东湖最佳湖面,为“水中仙大闸蟹”提供遮荫、脱壳、觅食、栖息的“快活林”,以便它们自由摄食和躲避敌害和快速生长。
其次你们是否发现此处水特别清?潘建林指着湖面提示大家:养蟹最忌水浑。但市面上,最常见的就是“浑水蟹”,不少蟹的蟹背腻滑腥膻,原因几乎都是一样的:在不良水体——“投饵水”中长大。
阳澄湖总面积为120平方公里(西湖面积5.6平方公里),近18万亩,通过多年整治,养殖面积已从当年的14.27万亩压缩到现在的3.2万亩,水质虽然“清冽”,但产量只会逐年下降而不会增加了。
我们顺其手势看去,发现不少地方的确水清见底,由此看来,“东湖”的“大闸蟹”也是幸运的,从蟹苗起,它们就生长在碧波荡漾、湖底表层多数呈斑块状的粉沙和沙质泥的“东湖”。水浅处,用一根探测杆还可以发现东湖湖底很硬,点到湖底,如触石块。
“当然,大闸蟹的食谱也很重要”,陪同的庄经理介绍说,大闸蟹的天性是基本吃荤,然而动物性饵料的缺点是,容易导致水质败坏,怎样解决这对矛盾的关键是“分时分段投饵”,拿饲养“水中仙”来说,公司在春季和初夏,尽量多喂优质蛋白质饲料(如螺蛳、小鱼等活食),但一旦进入高温时节,就控制动物性饲料的投放,而适当增加植物性蛋白饵料的投喂,小麦、玉米、土豆、南瓜等都是河蟹爱吃的饲料。入秋天凉后,马上恢复优质蛋白质饲料的投放,如此平时吃荤,“高温吃素”的蟹,膏腴得体,香甜沁齿,反而大受市场欢迎。
蟹农林冲谈蟹经
阳澄湖上还有一个养殖大闸蟹的好地方,那就是苏州市北郊的阳澄湖畔莲花岛。为此记者也专程采访了莲花岛上第一批养殖大闸蟹的蟹农林冲,据林冲讲,莲花岛是一个面积约为1.6平方公里的小岛,形似一朵盛开的莲花,因此得名“莲花岛”。莲花岛四面环湖,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恬静宜人的田园风光。岛上没有一家工厂,没有汽车,没有摩托车,只有小桥流水,只有绿树成荫,素有“水净、土净、空气净”的美誉,1992年阳澄湖开始养殖大闸蟹,养蟹风刮进莲花岛,现在莲花岛周围的阳澄湖优质水面按户划分给村民进行大闸蟹的养殖。
林冲坦言,由于现在各地养殖大闸蟹都采用了统一的蟹苗,即中华绒螯蟹蟹苗,而且运用各种科技手段,所以,现在单纯地以“青壳、白肚、金毛”来区别是否是阳澄湖养殖的大闸蟹的确很难,别说是消费者,就拿我们养殖阳澄湖大闸蟹的专业户来说,有时也难辨真伪,但是吃一下就知道了。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一定是个儿肥大,肉质白嫩,玉脂红膏,煮熟后,异香扑鼻,吃起来脂腻膏多,口感微甜。
因为阳澄湖大闸蟹是放在水质清澈、水草丰茂、螺蛳丰富的阳澄湖养殖区内饲养,“我们养殖的蟹,起码在阳澄湖呆两年,先从长江口买来蟹苗,这种芝麻大小的蟹苗每斤七八万个,放在岛上的池塘里保育,长到纽扣大小,每斤30来只的时候,第二年就转放到湖内放养。先放在网眼很小的‘网中网’养一个月,防止个子小的幼蟹脱逃,再放在有30亩面积的大网中野生放养,基本不喂食,螃蟹自己捕食湖中的螺蛳、小虾、小鱼等”。
所以阳澄湖大闸蟹与其它蟹还是有区别的。
无序竞争会砸了阳澄湖牌子
苏州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会长杨维龙进一步向记者表示:“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现280家会员企业中,“触网”企业约五、六十家,然而,仅淘宝商城,就有500家店号称在卖阳澄湖大闸蟹,“你说有多少是真的?”与此同时,即便是正宗的会员企业,也是良莠不齐。去年,某会员企业以极具诱惑力的价格,在淘宝创造了卖蟹3天销售1400多万元的奇迹,此后却因发货速度、短斤缺两、存活率低等诸多问题遭大量退货及投诉。
有鉴于此,协会已对部分“劣迹”企业作了严肃处理,并取消企业当年评优的资质。今年,对少数出现低价竞争苗头的企业,协会也提出质疑并约谈,“对于每家会员企业拥有多少养殖水面,每亩水面能产多少蟹,协会当然清清楚楚,如果其预售量已超过产量,其中就有猫腻了,协会将对其保持跟踪监测。”
“如果再这样无序竞争下去可能会砸了阳澄湖牌子。”杨维龙不无担忧地表示。
秋风送爽。从阳澄湖大闸蟹的栖息地归来,记者很想呼吁:大自然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人欲无底。我们可不可以约束一下物欲,给这些珍稀资源喘息些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