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将坚持拍牌制度
城市人口急剧增长、道路拥堵日趋严重和城区停车矛盾突出已成为上海城市交通发展面临的三大问题。孙建平表示,今后上海交通发展要突破的重点之一就是控制机动车总量的过快增长,加强交通需求管理,“在相当时期内坚持实行小汽车牌照额度拍卖制度”。据介绍,今年7月起实施的“私车过户年限由1年延长至3年”的新规,使得小汽车牌照拍卖的炒作成分大大减小。为了继续有效遏制人为炒作行为,本市将研究出台“新牌上新车”的政策,即拍卖所得的新牌照只能上新车,而不能在二手车上使用新牌照。此外,本市还将制定针对电动自行车的限制和管制措施。
地面公交轨交不涨价
在谈到治理上海交通拥堵的根本性出路问题时,孙建平指出,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唯一出路。他透露,轨道交通目前已成为市民出行的首选,上海将进一步完善轨道交通网络系统,明年上海轨道交通将有多条新线开通。
“目前上海的地面公交、轨道交通没有涨价的空间。”孙建平介绍说,2011年,本市日均享受公共交通各项优惠政策的人次达306万,其中优惠换乘249万人次;非高峰时段老人免费乘车57万人次;市民用于通勤出行的费用约占平均工资的3.9%,比2008年下降9.7个百分点,下降幅度达30%。
在谈到上海是否会收取交通拥堵费时,孙建平明确表示,“在公共交通不达到便捷、畅达的情况下,上海不会推出拥堵收费政策。”
出行耗时确定目标
孙建平介绍说,今后上海将要在持续注重缓解中心城区巨大交通压力的同时,着力解决郊区新城、镇的交通出行问题,并着重完善公共交通系统、机动车系统、慢行交通系统和货运交通系统。到2015年,全市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将达到2100万人次以上,基本实现中心城高峰时段80%市民公共交通出行在1小时内完成,80%的公共交通换乘在10分钟内完成。市区公交车准点率将达到80%,郊区公交线将推出时刻表,实行准点到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