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办第一届比赛时评委们发现,不少参赛作品追求前卫、先锋的技巧,忽视了民乐作品必须具备的民族气质,因此,从第二届起,明确获奖作品须达到“悦耳动听、气质良好、易于传播”的评选标准。为向社会推出佳作,虽然每届比赛都有被评委们认为可以“马上拿出来演出”的作品,但一等奖却连续四届空缺。
昨天,上音乐手当场表演了《随想Ⅱ》。连续担任该赛事四届评委的作曲家郭文景表示:“这届的一等奖名副其实,在民乐室内乐新作缺乏的时代,显得太有意义了。”据了解,运作该比赛的五人小组成员,既非音乐科班出身,也非来自专业院团,但坚持十年,已使这个比赛积累了近500首民乐室内乐作品,为各大音乐院校提供了教学和实践的丰富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