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11月26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肠道也会闹“情绪”?
范建高
  范建高

  王女士是一名外企白领,最近令她十分烦恼的是,每当与客户或上司会谈时,会突然出现下腹部胀痛不适,产生强烈的排便感,直到解便后腹痛才会缓解。起初,王女士没有把它当回事,自行服用了一些抗生素,不料病情反而加重,王女士去医院多次检查,大便化验、血生化甚至结肠镜等检查都无显著异常。那么,王女士到底得了什么病?难道肠道也会闹情绪么?会不会是早期肿瘤呢?

  原来啊,王女士患的是我们消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叫“肠易激综合征”。顾名思义,就是肠道容易“激动”,它是一种典型的心身疾病,又习惯地称为神经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结肠痉挛、粘液性结肠炎、结肠功能紊乱等。研究发现,脑部的一些神经及递质会通过所谓的“脑一肠轴”之间的神经内分泌网络的双向环路参与胃肠功能的调节。当人们精神心理出现问题,比如焦虑、忧郁、紧张、睡眠不好、疲劳等的时候,肠道也会“脾气”不好闹情绪,并以自己的方式发泄:有时候运转过快,出现“腹泻”;有时候索性罢工,出现“便秘”。如果这些症状反复发作,会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多麻烦。

  随着社会压力增加,工作节奏加快,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据统计,欧美国家该疾病的人群患病率达到10%~20%,我国约为10%~15%,女性多见,尤其高发于压力较大的人群,如面临升学压力的学生、从事紧张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等。精神心理因素、饮食不当、生活事件、肠道感染史等是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的重要易感因素。

  目前认为,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疾病,不会并发癌变,不会致残,也不留后遗症。但由于病程迁延反复,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多困扰。对于一些特殊的工种,如司机、手术医生,如果中途反复出现腹痛、腹泻会严重影响工作效率。还有一些便秘型患者,经常感到腹部胀痛,排便困难。而长期便秘会导致肠道毒素被吸收,出现消化不良、新陈代谢紊乱、内分泌失调甚至诱发肠道癌变等。这些症状经久不愈让患者总是提心吊胆,时间久了,焦虑和抑郁情绪便随之而至,身体出现亚健康状态。

  肠易激综合征的特点就是:顽固难愈、病程长、易反复。由于多数患者对该病的发病机理和危害性缺乏足够的了解和重视,且有的患者发病后抱有“不治自愈”的侥幸心理,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期。因为该病不是致病菌造成,一部分患者就医后滥用抗生素一味地进行消炎杀菌,不但起不到治疗作用反而破坏了胃肠道的正常菌群,给以后的治疗带来了不便和困难。而且,很多患者存在精神心理问题,需要进行抗焦虑或抑郁治疗,因此去正规医院进行个体化治疗十分重要。(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法治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早间点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基金专版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健园/养生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健园/康复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档案被拍卖
在那不想家的地方
肠道也会闹“情绪”?
今宵灯谜
给生命一段独处的时光
才师傅
90后的“随身空间”
唱支山歌给党听(剪纸)
新民晚报夜光杯B06肠道也会闹“情绪”? 2012-11-26 2 2012年11月2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