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上海电梯正以每年1万台以上的速度增长,电梯总量目前已达14.9万台。
隐患不少
农工党上海市委在调研中发现,本市的老旧电梯存在不少隐患:
■部分“高龄”电梯“先天不足”,部分住宅开发商没有选择合适款型的电梯,造成电梯速度过低、控制方式陈旧或承载量过小,加速了电梯的老化;有的“后天不足”,安装投入运行后,维护不到位、不规范。
■《上海市电梯安全监察办法》对电梯的保养有严格规定,但目前小区电梯维护保养费用由物业管理费支出,有些物业公司的原则是“越省越好”,开出的价码过低,故形成了养护难,维护费只够“加油擦灰”。
■根据现行的《上海市电梯安全监察办法》,使用单位应当配备电梯专职安全管理员。每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都会对电梯维保单位进行检查和评估。然而,居民身边的电梯同样需要密切和长效的关注与监管。由于小区物业一人兼多职,难以做到对电梯工作专职,物业公司能否责任到人,又由谁来监管物业,物业管理行业协会表示,目前尚无具体的规定。
■根据新的物业管理条例,电梯出故障需要维修时,要动用业主的维修基金。有时为了换一个零件,要和业主开两三次会,先征得业委会同意,再经业主大会表决通过。快的话要一个星期,慢的话,两个月都换不了。还有的电梯在年检时查出有问题需要维修,但许久得不到落实。业委会考虑的是电梯能用则行,哪怕带病;而从保障电梯安全角度,该换的零件就必须得马上换。
强制报废
农工党上海市委提出建议,电梯除了定期维护和检修外,还应有强制报废制度,保障电梯在合理的“生命”周期中使用,降低安全隐患。2012年7月20日,上海市质监局批准发布我国第一部《电梯主要部件判废技术要求》的地方标准,明确了电梯曳引驱动、悬挂装置、轿厢、门、安全保护、电气控制和导轨等主要部件的判废标准,可以成为老龄电梯“到点退休”的硬指标。
此外,农工党上海市委认为还应对老旧电梯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在老旧电梯实施改造中,极有可能出现业主、物业、改造单位等几方面的经济利益冲突。如果由独立第三方的技术机构对老旧电梯安全风险作出评估并提供权威的技术报告,则能使居民、物业和房地部门对电梯的安全状况有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有助于居民、业委会、物业公司在电梯改造中取得一致意见。
具体来说,可以由市、区两级政府将老旧住宅电梯安全风险评估列入年度政府实事项目,对有严重安全隐患的电梯,确因短期内难以筹集资金、无法及时维修的,由政府先垫资完成电梯隐患整改工作,之后再由相关人员和单位还款。电梯中吊挂广告收入的费用必须专项用于电梯的维修基金,以免产生新的矛盾。
首席记者 潘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