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展作品从100多位摄影作者参选的4000幅作品中精选而来,主题内容从新闻事件到人文故事,从自然风光到城市变迁,体现了拍摄者对世界的关注、对时代的思考、对生活的热爱。观众从中可以看到老上海独有的弄堂场景、石库门房子,也可以欣赏到浦江两岸的美丽夜景,旧与新的交相呼应,让人穿梭在时代的变迁中。雍和的作品《最贵的地》聚焦了这样一个场景——在高楼大厦的衬托下,一块拆迁工地上,几个人支起了帐篷,拉着电线,过着他们的日子;陈继超的《读书》则记录了公园长椅上的一瞬间:一位老者与一位年轻人背靠背安静地坐着,一个阅报,一个读书……
步入展厅,记事、景象、当代三个部分依次排开。虽以上海作者的作品为主,但全国各地作者的镜头捕捉到了祖国各地的美景。人们可以欣赏到延春创作的西藏系列、杜馥荪拍摄的福建霞浦美景,还有余慧文的浦江系列。而展厅的布置,也体现了策展人的匠心独具。在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意气风发演讲的照片对面,是聚焦非洲难民生活的组图,而左侧是聋哑儿童的系列照片,意味深长。